内地还是有很多明白人的,对赵平提出的这种产业合作,其实非常的重视,其重视的程度,甚至还在之前六个工厂的具体投资项目之上。
内地在改开之后,一直在不断从西方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
而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内地其实一直是在要求,对这些引进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吸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自主研发,真正提升自身的行业技术水平。
只不过这种要求,往往是越高层越重视,而到了下面的实际执行层面,就不知道打了多少折扣了。
各种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虚报成果,资金挪用,不知道变出了多少花样。
陈兵前世就是搞产业政策的,对这种情况可谓是知之甚详。但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利益牵扯非常广泛,甚至很多事情提不能提,更不要说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了。
陈兵是有很强的愿望,要带动内地整体产业链的全面提升,但却绝不愿意陷入这个深深的泥潭。陈兵之所以把创业之地,选择在了香江,其中同样有避开这些乱象的原因。
现在陈兵在香江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要回到内地与内地的产业界、技术界进行合作,对这些乱象仍然保持着十分的警惕。
这也是为何赵平将此行的事宜,分成了两个部分来进行,而不将两件事情进行相互绑定。进行绑定谈判,在内地高层很容易获得支持,但能落实到什么程度,恐怕只有天知道。
在洽谈投资工厂时,赵平表现的极为热情和有诚意,对于很多小的方面,并不十分计较。充分的显示了什么是爱国港商,什么是拳拳报国之心。
而在洽谈产业合作的时候,赵平却不会再那么好说话,而是要谨守商业原则、甚至要锱铢必较。要让内地同行明白什么是资本家,什么是商业运作。
之前的投资谈判,内地出席的主要都是主管经济的人员,双方谈判时虽然气氛友好,但也是相对而坐,阵容分明,非常正式。
到了讨论产业合作之时,会议的形势就不再是严肃的谈判,而是改成了圆桌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也大多是王守武为首的产学研专业人士。
虽然是产业内的座谈会,但内地为了表示高层对这次讨论的重视,仍然由那位与陈兵深谈过的超品,亲自出席,并做了一个开场发言。
等到超品发言完毕,话筒才交给了赵平,请赵平首先发言。
“大家好,我叫赵平,是香江英豪电子集团的董事长。首先,我代表英豪感谢内地,给了我们这次与同行们进行产业交流的机会。
同时也感谢诸位同行,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与我们进行座谈交流。
英豪是一家注册在香江的电子科技集团,很幸运,这几年我们发展的还不错,业务领域已经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电子游戏、电视机、通讯、半导体等多个领域,今年我们又在灯塔注册了一家主营电子元器件的PBH集团。
英豪是一家国际化的集团,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在进行销售。英豪的成绩之类的,我就不多讲了,也免得有老王卖瓜的嫌疑,我主要讲讲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一直在孤军作战,缺乏强有力的伙伴对我们的支持。
诸位都知道,电子产业,尤其是半导体、计算机,都是发端于灯塔,因此灯塔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有许多上下游公司可以进行密切的协同合作。
而过去二十年,霓虹对电子产业高度重视,在大藏省的极力协调之下,霓虹的诸多大型集团也联合了起来,进行了诸多的协同研发,共同发展。
结果诸位也看到了,霓虹的电子产业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如今已经发展的非常良好,甚至已经在诸多的领域,实现了对灯塔的超越。
英豪注册在香江,但香江的电子产业以产品组装为主,真正拥有技术实力的电子厂商极少。
我们英豪经营中所需的设备、原材料,几乎都需要从灯塔、霓虹、欧洲进口,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香江只是一个城市,缺乏完整的产业支撑,我们英豪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到特区建设工厂。
如今我们在特区的工厂已经有十几家,我们几乎80%以上的产品,都是在特区进行生产的。
而前几天,我们刚刚与内地签订了新的投资协议,将在沪海兴建一个芯片厂和一个半导体设备厂,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内地的投资,将不再仅仅限于特区。
我们英豪为什么会把大部分产能都放在内地,为什么积极的在内地不断扩大投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香江人也是华人,内地才是我们的根。
我们非常愿意看到内地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也相信内地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更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尽一些绵薄之力。
当然,我是一个商人,英豪更是一个要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我们投资到内地来,也是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英豪更有竞争力。
商人是要赚钱的,我们英豪也需要不断的获取利润,在商言商,对于这点,我并不讳言。
我们来内地投资,很看重内地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有低廉的土地供应、有诸多的优惠政策,更有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我们更看重,还有其他的东西。那就是内地有足够多的人才,有机会能够建成雄厚的科技基础,有机会形成全面完整的产业链。
我今天邀请诸位到此,就是想要与内地的同业,能够展开全方位的深入合作,能够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共同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