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第二零二章 激进的半导体投资基金

第二零二章 激进的半导体投资基金(2/2)

 推荐阅读:团宠弃妃财迷宝宝修仙:我能改造资质化学式山野医香直播电锯雕唐僧,手抖吓坏网友真君请出山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八零乖乖女:重生办厂当首富全民:不是吧!我一个剑士直接开天门了?超神:科学成神穿书之我死后,师尊她以杀证道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陈立武智商情商双在线,既然接下了陈兵的这个投资基金,在自己没有成为行业专家之前,也并不急于表现出独立掌控权。

先按照陈兵已经有的思路走一程,即能够尽快的进入实战,积累一线投资经验,也可以尽早完成一些成功的投资案例。

陈兵也不客气,开始侃侃而谈。“半导体产业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的迅速,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行业。

与此同时,半导体制造需要的资本量也越来越大,现在想要设立一个芯片厂,基本的投资额也要2亿美元左右。

这对于那些创业型的小公司来说,实在是门槛太高,而以现有投资基金的规模,也不足以支持创业者向这个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半导体产业整体是一个技术与资本双密集的行业,但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更多能够投资的就是那些,技术水平足够,但对资本的依赖又不那么严重的领域。

例如一些小型的IC设计公司,可以把生产委托给那些大厂,他们只专注于IC的设计和营销,这类公司中,肯定有极好的投资标的,是可以仔细进行寻找的。

但这类公司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隐藏的比较深,在IC设计真正完成之前,这些公司其实是无法向客户进行推销的。

但等到他们的产品一旦设计生产出来,在市场上看的到了,好的产品又很快会产生销售,对于融资的需求就会快速的下降。

因此,如何在他们还在潜心IC设计的阶段,就能够提前发现他们,就会成为成功投资的关键因素。

在这里,我提一个思路。

现在的IC越来越复杂,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工程师有了灵感,自己就可以画图纸的时代了。

要做IC设计,就必须要先有IC设计的工具,也就是EDA,因此几乎所有的IC设计公司,都会成为商业EDA公司的客户。

而EDA本身就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工具,这个行业的创业公司,本身就极具投资的价值。

因此,我建议你去全面拜访市面上的EDA公司,尽量给那些不错的EDA公司做一些投资,然后通过EDA公司的商业关系,去挖掘那些还潜藏在水面之下的IC设计公司。”

陈立武对于IC产业的大概情况还是很了解的,而且他能够最终成为IC行业的投资大佬,对于行业关联也是有极强的天生敏感的。

陈立武,后世成为EDA巨头ce公司的CEO,可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

后世,半导体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已经形成了很复杂的网状结构,而EDA就是这张网上,最核心的信息节点。

几乎所有的半导体行业核心厂商,都离不开EDA这个工具,几家EDA龙头的客户名单,放在一起,几乎就囊括了八成以上的半导体相关公司。

而EDA本身,也是的一个需要大量行业数据支撑的产品,是需要将各种行业规则、工艺标准、通用技术糅合起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体。

因此,几乎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数据,都会最终汇集到EDA公司手里,其中甚至包括很多,厂商对同业严格保密的KNOW HOW。

陈立武掌握了EDA三巨头之一,就可以轻易的掌控大量的行业数据,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变化,就也以同若观火,甚至先知先觉。

这是其他的那些风险投资机构,很难取得的一种优势,也是陈立武能够在半导体行业,成为真正投资大佬的,重要根基之一。

陈兵一提这个思路,陈立武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精髓,EDA公司,就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藤,顺着这个藤就可以摸到其他的瓜。

有了这个思路,陈立武对于如何真正展开接下来的工作,也就有了很明确的计划。

他甚至不需要陈兵再去提点,半导体其他分支市场的投资机会,顺着这个思路,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很快,将整个半导体的状况,很快摸出个头绪。

陈立武是执行力很强的人,与陈兵谈好,第二天就从原本的职位上辞了职,开始注册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很快拉起了一个四个人的小团队。

在办理各种行政事务的同时,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开始不断拜访市面上的EDA公司。

这个时候的EDA公司数量还不是那么多,只有几十家,陈立武极为卖力,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几乎将所有的EDA公司都拜访了一遍,大概描绘出了这个行业的基本脉络。

这时候,他才再次带着团队与陈兵沟通一次,想要讨论一下在EDA这个细分领域当中的投资策略。

而陈兵给他的答案,却是让他再次大吃一惊。

陈兵的答复很简单,只要是EDA公司,技术过得去,能投就放心大胆的尽量投。

以这个基金3000万美元的规模,足够将整个EDA行业的公司全部投资一遍。

陈兵的这个投资策略,在后世叫做投赛道,是大型的投资机构,面对那种新出现的投资领域,又宏观上比较看好时,才会采用的投资策略。

只不过,一般投资机构,即使投赛道,也是只投其中的几个头部公司,陈兵的这个策略,比后世很多投资机构更加激进的多。

这种投资策略,在80年代,还没有出现,这个时代的投资基金规模都不大,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进行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投资。

陈兵之所以要采用这么激进的投资策略,自然是基于EDA行业的特殊情况。

前文提过,EDA行业是聚合起来的,会通过大量的投资并购,把诸多的小型公司聚合起来,逐渐形成巨头。

这种并购整合成风的情况下,那些早期的EDA创业公司除非是产品毫无价值,否则基本都能通过并购来实现投资退出。

80年代,金融泡沫还没有大规模出现,创业还是少数人的事情,还没有被各种投资机构,用大量的资金打上鸡血。

这个阶段,敢于投资创立EDA公司的人,基本都是有足够技术背景的,很少有血本无归的情况出现。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技术被收购,至少能够收回成本,甚至得到不错的资金回报。

这就使得这个时间段,在EDA行业,闭着眼睛投资,基本也不会出现多少投资损失。

但陈兵更看重的,还不是投资能赚多少钱,他更看重的是能够拿到的股权,还这些股权能够带来的影响力。

EDA行业每一次并购,都会使得公司的股权出现分散,初始投资人的股权被不断稀释。

但陈兵在EDA行业进行广泛投资之后,这种并购出现时,陈兵就可能在并购双方都持有股份,这种并购带来的股权稀释,就会被对冲掉,可以保持陈兵一定程度的股权掌控。

投资基金,一般不会介入到被投资机构的具体经营层面,这就使得投资机构会具有一些中立的色彩,股东背景被淡化。

甚至两家竞争十分激烈的公司,背后是同一家投资机构的情况,也会经常的出现。

陈兵这种投资策略之下,在十几年以后,行业逐渐聚合出行业巨头时,这个投资基金也会通过行业的并购,被动的进入到这些巨头的股东名单之内,这是主动选择性投资,很难做得到的事情。

不过陈兵并没有冒充先知,把所有的问题都讲透,他只给陈立武的团队讲了两点,就足够说服团队,接受这种激进的投资策略了。

第一点,早期投资单个项目的损失不重要,重要的是基金的综合收益,EDA既然是被明确看好的方向,只要投资的诸多公司中,有一两家能够产生超额回报,就足以覆盖其他项目的投资风险。

第二点,这些EDA公司掌握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信息,即使一个项目投资亏掉了,但拿到的这些信息,也是有巨大价值的,通过这些信息,投资团队才能去找行业里更好的投资标的。

陈兵的这两点,几乎是获得了投资团队举双手双脚的赞同,就差高呼我主圣明了。

做投资的,都是用金主的钱在做投资。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早期风险投资。

被投资项目,好项目想要成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但投资的项目失败,往往就快的多。

这就很容易造成,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期内,亏损先体现,而投资收益后体现。

这时候如果碰到那种没有耐心,斤斤计较的金主,就极容易要承受金主巨大的问责压力。

陈兵这样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金主,绝对是所有投资机构,都会最喜欢的金主,能够碰到这样的金主,就是投资机构烧高香了。

陈兵的一番说法,以及主动提出的投资策略,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给投资团队进行了免责,还能不受欢迎?

于是,1984年下半年,灯塔就出现了一只投资风格极为激进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极高的效率向EDA产业进行快速的投资。

仅仅半年时间,这个基金就投资了50多家早期EDA公司,累计投资金额超过了1500万美元,行业覆盖面超过了八成,几乎所有EDA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散财童子的存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