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还完贷款后,正好碰到了股市崩盘,你不知道,我炒股认识的那帮朋友亏成了什么样子。
看到他们的惨状,我也意识了股市的残酷,所以从那之后,我更多的是把钱放在房产购置上。”
叶轩听完后有些感叹,不得不说,鲍雷是幸运的,完美的规避掉了股市大动荡的时期。
但也不能归结于幸运,毕竟股市崩盘之前的00年,正是大牛市的时候,鲍雷作为炒股达人,能忍住不去参与,也算她意志坚定。
现在上沪房价大概6000一平米,不到五年时间,翻了一倍,这是多好的一笔生意,最关键的是它不会亏本。
这就跟把钱放银行吃利息一样稳定,本金基本上不会亏损。
但买房可比把钱存银行回报更高,五年的时间赚取翻倍的回报率,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做不到。
也难怪那么多人把钱用来买房,风险小,回报高,妥妥的优质资产。
“在我眼里,其实影视剧和股票没什么区别,风险性太大。”
鲍雷的话不无道理,每年在影视城拍摄的剧组那么多,但是真正能面向观众且收获关注的影视剧却没有几个。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将近有1/3的电视剧拍出来是无法播出的,大量的剧压着播不了,有的甚至压了十几年,在电视台那边排不上档期。
这还不算那些最终审核不通过的。
有时候,演员忙活了一整年,拍了三四部戏,结果第二年一个都播出不了,就是这些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有名的导演、制作班底和影视公司的剧那么受欢迎,虽然不能保证收视大爆,但以他们的资历和人脉,起码上映播出环节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不代表影视剧一定能播出,因为还有至关重要的发行环节。
其实在影视圈,其实真正厉害的不是影视公司,而是发行公司。
他们不仅掌握宣传渠道,还可以帮你联系上映平台,争取好的播出时段,保证顺利播出。
而雇佣这些公司的费用,就是所谓的宣传费。
所以有些剧组拍完戏,明明戏质量不错,却无法播出,就是因为没有找对门路,或者拿不出宣传费用。
这也是为什么叶轩截至目前没有自行组建剧组的原因,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发行公司合作。
唐仁上星之路走的那么困难,除了题材问题,发行部门乏力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外包发行公司,所需费用也不少,而且一般都是要分成占股的,因为不管是平台,还是播出时段,都是影视剧收视的关键,想要争取到最好的条件,不给足好处,别人怎么会尽全力帮你呢。
海闰的发行部门就挺不错,海闰成立这5年以来,每部电视剧都能盈利50%以上,发行部门功不可没。
和海闰合作,不管是影视制作还是发行,都有一定的保障。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听完鲍雷的话,叶轩回复道:
“但同样的,回报率也很高,你能确保每一支股票都涨吗?”
鲍雷不服气的说道:“那你能保证你投的每部影视剧都能挣钱吗?”
“不好意思,我可以。”
这个叶轩还真有自信。
“切,吹牛谁不会啊。”刚下戏的蒋馨走过来,一脸不屑道。
“我还说我能活到99呢,你信吗?”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你就说你能活到一千岁我都信。”
“我去你的。”
蒋馨抬起脚欲踢叶轩,叶轩连忙道:“要不打个赌?”
“赌什么?”
蒋馨放下脚好奇道,鲍雷也看向叶轩。
“你们两个不是最不看好《武林外传》这部武侠情景喜剧嘛,就赌这个。”
叶轩从交易大会回来后,在片场跟两人聊天时,说过自己投资了这部剧,当然两人都觉得这部剧肯定扑街。
很明显的,情景剧是什么?是室内戏,而武侠呢,飞檐走壁,行侠仗义,闯荡江湖,这两者本来就有一定冲突,再加上喜剧的元素,怎么看都是一部大烂片。
当时蒋馨还嘲笑叶轩钱多了烧的慌。
“如果《武林外传》播出后,收视率能达成全国同时段第一的话,你们两个就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叶轩手指向鲍雷:“你要帮我在上沪找一套可以购买的房子。”
接着看向蒋馨:“至于你,你就算欠我一个人情,以后有事找你帮忙,你不能推辞。”
“那不行,谁知道你要找我帮什么。”蒋馨立马摇头。
“放心,肯定不会是违法犯罪的事,而且在你能力范围之内。”
蒋馨和鲍雷对视一眼,“你就这么自信?”
她们既然不看好《武林外传》,肯定是不相信它能取得这么好的收视率的。
要知道,现在收视率最高的卫视是央视一台,而《武林外传》这种剧,是觉得不会登录央视一台的,即使真像叶轩说的,有可能在央视八台播出,有央视一台这个强大的竞争者,就算收视率不错,想要胜出的可能性也不大。
“要是你输了怎么办?”鲍雷问道。
叶轩还真没想过这件事,主要他知道自己不会输啊。
“你们说怎么办。”
“同样的,你也要无条件给我在京城找一套房子。”
“可以。”
答应了鲍雷的条件,叶轩转头看向蒋馨,“你呢。”
“我还没想好,不过这个赌我接了。”
“好。”
叶轩哈哈大笑,蒋馨的条件先不提,自从鲍雷说她在陆家嘴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叶轩可一直惦记着呢。
到时候就让她把这套房子卖给自己,实在不行,就让她在那里再给我找其它房子。
他现在手里的资金还得备着拍《疯狂的石头》,还拿不出多余的钱买房子。
不过等到《武林外传》播出的时候,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