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接过了国家政策,一页页的翻阅着。
很快,王绡几个人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大秦的新法律,不仅继承了商君在军事上的长处,而且将王安石的改革,改成了富强,富庶,富庶的改革。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找不到任何破绽。
“陛下,这份政策是你写的吧?这份功劳,丝毫不在商朝之下!”
“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而是一位叫赵彻的人写的,所以大秦的改革,就叫赵彻好了。”
陆小凤道:“赵彻?他就是那个给陛下撑腰的人?”
王绡眼睛一亮。
“陛下,赵彻能想出这样惊天动地的计策,足可与商王相媲美,何不将他收入朝中,为大秦效力呢?“
这时,另一个人向嬴政道。
“大家不用担心,朕已经将他招入麾下,待到时机成熟,他自会现身。”
嬴政微微一笑,他也没有想到,改革会如此的顺利。
朝堂上的事情一完,嬴政就把蒙毅他们都叫了过来。
勿乞也不需要他出手,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有人会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告知李斯。
正如嬴政所预料的那样,朝堂上议论纷纷后,短短一个时辰不到,李斯就得到了嬴政要推出新法令的消息。
“李公,你有所不知,自你被发配到泾阳之后,这几日里,陛下不知被哪个小人煽动,一连下了好几道诏书,想要将大秦搅得天翻地覆!”
“是吗?叛徒在背后捣鬼?“
李斯却是心知肚明,故作不知。
这名青年,名叫李文,是苏莫的同乡,也是苏莫提拔他的。
“李公,陛下一开始想要推行一种名为‘教化’的东西,要大秦出钱出人,教这些贱民识字,幸亏朝廷的官员们阻止了他们。”
“后来,皇上下了一道所谓的‘推恩令’,废除了先祖传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说什么不管是直系亲属,都可以从先祖那里拿到家产,一时之间,整个咸阳都乱成了一锅粥。”
“今日皇帝最离谱的一件事,就是要修订秦律,推行新的法律,用儒学来治理天下,这是要撼动大秦的根本!”
李文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仿佛真的是在替李斯打抱不平。
“我们如何能够阻止陛下的旨意?而且贫道已经有了罪责,无论陛下如何惩罚贫道,贫道都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李斯叹息一声,半真半假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李公,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受了李公的恩惠,才能活到现在。
在我大秦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虽说李公已经被削去了宰相之位,但是,在我看来,李公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文臣!”
“文臣之首,并不是有没有资格,而是由皇帝来决定,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斯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不悦,李文听了,眼睛一亮。
“李公,如果有一个让你重掌宰相之位的机会,你可愿一试?”
“此话怎讲?“
李斯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李公,你听我说。”
李文左右看了看,然后在李斯的耳边,小声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