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出襄陵,赵韩被围!”
这是来自谍报司的消息,也是第一条通过信鸽传递的消息。
养鸽人是在谍报司密探的陪同下到达鄢陵城的。这次信鸽测试,若有消息则传消息,若无也随便放个纸条便可。
楚国君臣一早便有联军必败的论断,此此时再看这条消息,只是略感震惊于魏军出兵之迅速。
将纸条放在一遍,熊槐问云无心道:“此行越国,带几只吧?”
“我正有此意呢!”云无心笑道。
“依诸卿看,赵韩联军能坚持多久?”
“若是公孙衍将兵,联军就危险了。若是赵豹能够重整军心,固守待援,或许可以支撑三两个月,怕就怕此刻赵豹心已乱,那联军便没有任何侥幸,随时都有可能溃败!”昭阳说道。
“我们就先坐观其变!无心,你随后让人带几只信鸽北上,我们要尽早得知三晋战况,以作应对。”
“喏!”
二月中旬,魏国襄陵城。
正是斜阳依山、霞光满天的傍晚时分,一身铠甲的公子高站在城墙上,眺望着北方。
起风了。
寒凉的北风卷着血腥气扑到脸上,让他略微有些兴奋。
去岁赵韩联军突起围攻襄陵,魏王发怒,当即便欲发重兵,歼敌于城下。犀首公孙衍上奏魏王,言赵韩联军气势正盛,此时出城与之决战正中其下怀,如此则襄陵危矣。
魏王乃向犀首问计,犀首献言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联军久攻不下、进退两难之际,出则必胜!”
魏王又问:“何时?”
犀首答曰:“冬去春来,人疲马乏,粮草匮乏,春耕伊始,归心似箭。”
魏王大喜。
围城之初,魏王命公孙喜出任守城大将,有其兄犀首的照拂,公孙喜也不辱使命,屡屡阻敌于城下。
二月初,公孙衍亲率六万大军赶赴襄陵。身为公孙衍的学生,一向不服太子嗣的公子高便请求魏王,让他可以跟随公孙衍一起出兵立功。
除了太子嗣,魏王比较中意的便是这个公子高,虽然这让他想起了马陵之战中死于齐军之手的太子绅,但是不妨碍魏王认可公子高。
于是,公子高便成了公孙衍的副将,二月中旬大军潜行到了襄陵城西五十里的峡谷中。
此时,韩赵联军依然在围城,但是已经好久没有攻城了。安平君赵豹似乎是抱定了困死襄陵守军的决心。
公孙衍命公子高潜进了襄陵,告知公孙喜,以公子高守城,他则准备出城与兄联手偷袭联军。
守城半年,憔悴不已的公孙喜呼尽胸中浊气,当夜便率三万守军出城与潜行而来的公孙衍军汇合。
两人合计一番,各率四万余人兵分两路自襄陵南北两门迂回至联军大营侧翼,随即便发动进攻。
或许是提前探得了魏军援兵的情报,联军也早有准备,却没有料到魏军几乎是全军出动,结果偷袭变成了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