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说你,现在都是安西军副都指挥使了,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李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那变脸速度相当的快,刚才还一脸凝重的,现在立马笑嘻嘻的:
“刘公说的是,我这人就这样,心直口快,什么事情都藏不住,这不是着急了吗。”
范祥微微眯了眯眼睛,他现在算是发现了,眼前这位驸马都尉,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今后跟李玮打交道,必须得谨慎小心才行,不然,到时候吃亏的就是他范祥。
进了客厅之后,刘沆的随从,已经把茶给泡好,刘沆对着几人伸手示意:
“各位,这泡茶,是公炤在大西北所推行的,咱们这些老家伙,也不能拖了公炤的后腿不是。
今天老夫就借花献佛,用公炤送给老夫的茶叶,来招待各位,各位,请用茶!”
说实在的,刘沆他们这些人,更加喜欢的还是煮茶。
煮茶不仅仪式感满满,彰显了他们这些文官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煮茶的口感其实也非常不错。
别说刘沆他们这些人,就连李玮这个现代社会里的人,自从品尝过赵徽柔亲手煮的茶之后,也是对煮茶赞不绝口。
但是大西北不是安逸的汴梁,这里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时间让李玮去品尝煮茶。
现代社会里的泡茶,才是最适合目前大西北的。
而且,李玮从现代社会里带过来的这些茶,同样也不便宜,口感同样很不错。
端起茶杯,轻松喝了一口茶,李玮接过了话头: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咱们这边条件有限,等大西北平定下来之后,我请你们吃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这可是整个大宋最顶尖的团茶,没有之一。
别说刘沆这个末相,就是文彦博这个首相,手里也没有几饼。
为何?
因为这是赵祯的专属用品,不仅制造非常困难,数量同样有限。
也就是赵徽柔,才可以跟着沾沾光,这在整个大宋那是蝎子拉屎独一分。
所以,在听到李玮说请大家吃龙凤团茶之后,哪怕是刘沆,都是眼前一亮:
“如此,那就说定了,等这大西北的事情平定之后,公炤,老夫在汴梁等着你的龙凤团茶。
不过这一路走来,老夫发现,安西军的骑兵,正在到处剿匪,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啊?”
李玮默不作声的喝茶,一直看热闹的田况,这才轻咳一声:
“刘相,是这样,咱们安西军打下这么大的一片疆土,之前的很多溃兵,还有本地的那些部族,有很多落草为寇。
再加上原来的那些马匪,以及占山为王的盗贼,实在是太过猖獗,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没办法,老夫这才下令,让骑兵出去进行剿匪事宜,谁让这片土地现在是咱们大宋的呢。”
剿匪是一方面,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安西军缺人。
准确的来说,是缺劳动力。
修筑城池,所需要的劳动力可不少,李玮又不舍得让安西军上。
所以,安西军的骑兵部队,这才四面出击,到处清剿马匪盗贼。
在面对刘沆的时候,李玮可不想出面,这件事情虽然是他的主意,命令也是他下达的。
问题是,安西军名义上的老大,是坐在旁边的田况。
有事让田况出来顶雷,总比他李玮出面更加靠谱一些。
再说,这件事情,李玮一开始就告诉了田况,田况压根就没有反对。
反正在明面上,安西军上下的大小事宜,都是田况在做主,他李玮就是田况的一个副手。
刘沆对此心知肚明,当着王渐的面,他却又不得不装傻充愣:
“如此甚好!”
等李玮与田况离开,王渐非常知趣的跟着告辞,他有自知之明,可不愿意跟这些大佬太过亲密。
就算是王渐想要去结交,刘沆他们这些正统士大夫,也不可能给王渐什么好脸色。
只剩下刘沆与范祥之后,刘沆这才开口:
“晋公,感觉如何?”
范祥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喝茶,闻言抬起头来:
“相公,田枢密此人,老夫看不透,至于说驸马都尉……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刘沆手里端着茶杯,靠着椅子看着门外,神情略显淡漠:
“田元均此人,乃我大宋少有的知兵之人,韩稚圭比不上他,如今又有如此军功,拜相是早晚的事。
至于说李公炤……你也不用去刻意亲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的眼里只有战阵。”
范祥又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同样也是一个老狐狸,自然明白刘沆的意思:
“老夫不求升官发财,只希望能够多做点事情,与田枢密之间,不会有什么冲突。
驸马都尉那边,老夫会看看,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
刘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此,老夫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