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在皇上跟前吵架
皇上问:“蒸汽船,有这么大的拉力吗?”
“必然是有的,蒸汽船运了一船粮食北上,至少有几千斤。
不仅没有耽搁速度,还能日夜兼程。
沿着长江而上,江水深江面宽阔,即便是急滩暗礁,也能凭借自己的一股力量挣脱过去。
皇上不妨建立一个蒸汽船工厂,生产蒸汽船提供给商人,让商人北上,运送粮食盐巴过去再带木筏归来。
这般商船控制在皇上手中,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贾蓉看到皇上心动了,他继续说道:“这个租赁出去的蒸汽船,还能给皇上增加银钱。
有了这些收入,就能应对各种大事难事,比如天灾人祸。
也可以造一支水军留在手中,对付海贼海宼。”
当即有人站出来反驳说:“此事关系重大,用铁需求大,如果全拿去做蒸汽船还好,如果被有心人拿去做兵器,那该如何是好?”
贾蓉辩驳道:“凡事有利有弊,不能两头顾,我们只能选择好的一头,暂且搁置不好的一头。
等缓过劲来,再处置另一头的事务。”
贾蓉问对方,“李翰林,你去过巴蜀吗?你看过纤夫吗?你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吗?”
贾蓉的一连三问,问得对方哑口无言。
侍讲学士反问贾蓉,“贾大人,你去过?你亲眼见过?还是你体验过纤夫的生活?”
贾蓉毫不客气地说:“我见过,也和他一起吃过饭喝过酒。”
“通州码头,常年有船只往来,我送别柳伟涛时和一位船夫一起吃过饭。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穿衣服?他说我干粗活惯了,寒暑不侵。
我又问他,孙子多大了?他笑话我说,他今年才一十八岁。”
贾蓉面对皇上说道:“我看他早生华发,面容如同老叟,便多给他一份银钱,让他吃好一点。
他和臣说:纤夫多是家境贫寒的人,常年泡在水中,皮肤磨损,时常会发炎症,熬过去还好,熬不过去就扔进江里冲走。
他还说去岁一艘官船搁浅,他们一家为了多赚几文银钱,就全都去拉纤绳了。当天就来了一场大水,将他兄弟几个全冲走了。
有老父亲熟悉水性摸回岸边,好几个堂兄弟直接就没了。”
“皇上,纤夫的命也是命。如果他们都去种地,就不会发生一家死得只剩两三口的事了。”
贾蓉看向诸位翰林士子,问道:“有的男子,七八岁就出家门拉纤绳,不到三十岁就因为劳累过度而死,难道这些青壮我们不该保护吗?”
“他们自有生存之道,如果不是贪图那银钱,就不会有这事。”
贾蓉:“好,就说这木料。
从巴蜀出来的木料,需要经过长江进入运河,需要运河沿岸几千名纤夫,日行五公里路,历经三年时间才送到京都。
如果用蒸汽船就不用这般劳累,只需半年就能运到京都。”
皇上抬手阻止他们继续争吵下去。
他问贾蓉,“建造蒸汽船厂该交给谁去办?”
“必然是皇上信得过的人去办。”
贾蓉不敢乱推荐人,就怕推荐过去的皇上都不信任。
“可以在通州,也可以到江南去建造厂。
江南水多,工匠多,商户多,能够募集来许多钱财,替皇上分忧。”
这小子怎么全都说了?
有好想法,得要私下里说,或是藏着一点点说。
全都说出来了,不就被别人听了去?
太师连忙打断贾蓉,说道:“这事说来复杂,也十分繁琐,你还是回去写成奏折交给皇上吧。”
贾蓉当即认错,“是下官鲁莽,打扰您上课了。”
皇上笑着对太师说:“朕看你这孙女婿有几分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