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内外都有人看守,比宁国府要严谨多了。
“顾大人,小阁老吩咐……”
吏部的大人们就头疼,今年考上的生员里有很多小阁老的亲族。
“这到底该怎么安排啊?”
“安排好的地方,朝堂上又不放过我们。
安排得不好,小阁老也不会放过我们。
真是难死。”
吏部尚书这两天就没睡好觉,贾兰好安排,直接扔进翰林院即可。
可是其他人呢?
小阁老就没别的想法?
吏部郎中黄晏去找尚书廖景盛商议,“这到底怎么安排?多少人留在京都,多少人放出去?”
廖景盛从顾寿那得到了贾蓉的意图,吩咐下属召集郎中开会。
短短几天里,吏部非常忙碌。
他们要给几百位进士科生员安排去处。
别人都好办,一个两个的好安排,但这个宁国府的人不好办啊。
不塞钱,也不给提示,叫他们怎么做?
几个郎中聚在一块,私下里互相探问。
“你有消息吗?”
“倒是有两个人往这边递消息了,想要留在京都。你那头呢?”他问顾寿
顾寿摇头。“他们不敢问本官,也不愿意问本官。”
你有那个铁面无私的儿子在,谁敢来问你啊。
廖景盛出现,众人纷纷坐好。
“大人,这新科生员怎么安排的好?”
大家都知道“新科生员”指的是小阁老的亲族。
不管是近亲还是远亲,都是小阁老亲自教导出来的,都不好随便指派。
廖景盛坐下,其他人才敢落座。
廖景盛说道:“需要安排的人员太多,我就长话短说,散会后大家就回去安排工作,务必在本月完成任命工作。”
五个郎中,八个属官紧张地盯着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会怎么安排呢?
是和大家商议,还是直接指派?
尚书大人是张阁老那头的,必然帮着小阁老。
如果安排不合理,那么可以从中做点文章。
让小阁老不好过。
廖景盛说道:“我们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皇恩,不能为某个人,或是个人私利而谋害朝廷,谋害大周江山。”
众人惊讶:大人这话里藏的意思不妙啊。
他们不好表现出来,认真听着。
廖景盛继续说道:“除了进入翰林院的一甲名单,其余人等全都外派出京。”
“啊!”
“全部?”
“大人,这万万不可……”
廖景盛一个眼神放过去,谁敢反对他就盯住谁。
盯得那些人心慌慌。
等他们闭上嘴,他才说话。
廖景盛郑重说道:“今年的恩科目的就是为新疆域补充官员,不让他们到地方去,难道让他们在京都养老?”
“不管你们收了谁家的钱,回去立刻退回去,要是被锦衣所的柳芳抓到,本官也难为你求情。”
众人:今年这么严了吗?
每次新官授职,他们都能大赚一笔。
多的有十几、二十万,少的也有七八万。
这么大一笔钱,退回去多伤人啊。
一个个的脸色不好。
廖景盛嘲笑,说道:“你们最好将自己的手脚洗干净,上头透露消息出来,不许私下卖官。
监察司和锦衣所都盯着这头,你们谁被牵连了,正好空出位置给下面的人。”
“今年是恩科,明年是正常科考,又有一批新人出头。江山代有人才出,你们屁股下的位置,时刻有人惦记着,切莫因小失大。”
廖景盛说得很严重。
下面的郎中、属官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