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瞧皇后他家的,太上皇又深信他,皇上对他也是信任有加。
这等年轻人哪不让人羡慕?”
张鼎的神色有些不开心。
杨明继续说道:“凡事他都抢先一步,凡事都要压一头,下面的年轻人如何出头啊?”
“年轻不多历练,如何能担起大事。”
“你说得是,就怕一步步壮大,最后吞并你这岳父。”
张鼎强力为贾蓉辩驳,“老夫也不是他想吞就能吞掉的。”
“之前,老夫得到消息,说他在翰林院安插了很多人。开始不信,后面不得不怀疑啊。”
杨明将一份名单给张鼎,“这些都是你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看看这里头有多少人是和贾蓉私底下有联系的。”
张鼎拿过名单阅读,他心中是不信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老家伙是在挑拨离间。
看到上头大名单,各部的都有,工部和翰林院最多。
好些是新科生员。
张鼎更是不信,“这点儿人,掀不起风浪。”
外地实权的官员没几个,真的不成气候。
杨明见张鼎不信,也就不多说什么。
饯别宴席过去后,贾蓉那边的情况就变了。
收拾东西要去赈灾的贾蓉,被夏公公告知不用去了。
“不用去了?为什么?”
夏公公悄声说道:“今日杨明去找了皇上,推荐徐凯进入内阁,但是被拒绝了。
而后杨明和张首辅聊了好一会儿。
不久后,张首辅也进了宫,不知和皇上说了什么。
皇上就让奴家来告知大人,这份差事让张家二郎来做,您不用去了。”
杨明对张鼎说了什么,让张鼎忌惮自己了。
贾蓉塞了一张银票过去,“辛苦公公走一趟了。”
“不客气。”
一心想要去赈灾的贾蓉,这时候泄了气。
随即他去找张氏,让张氏回娘家一趟。
“你去打探一番,岳父是什么态度,表表忠心。”
“好。”
同时,贾蓉将脑子里对赈灾的计划写下来,等会交由二舅子。
二舅子可是张鼎的亲儿子。
贾蓉晚张氏一步,他直接去找二舅子。
“这是我写的一些赈灾的计划,您要是用得上就用上,要是用不上就当做参考。”
“妹夫有心了,感谢。”
张氏留在娘家,过了一夜再回来。
她说道:“父亲的态度如常,我问了祖父。
祖父说道这些都是杨明的挑拨离间,也许父亲没有上当。”
可能是如此,岳父是一个比较公正的人,拧得清。
贾蓉放松了一些,他心中想到了另一个法子增加岳父对他的信任。
“既然不用外出,我们就准备好皇上出宫的事。”
“你让凤姑娘做好准备,让乌云参与到医馆的安保上去。”
“这些都不难,乌云必然能引起皇上的注意。”
张氏和他说起了外地官员夫人给她送礼的事,一些州府的夫人透露出投靠的意图。
“你将皇上明年要下江南的消息说给那些夫人听,你就说不知真假,说不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