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崇明书院那头吧。”
带头人将礼物、门贴送过去,“劳烦兄台送入礼物,在下告辞了。”
“在下告辞。”
“我等告辞。”
“走,我们找恩师去。”
年三十,贾蓉招收学生的消息小范围扩散。
康平十一年,年初一
贾蓉招收学生的消息大范围扩散。
“贾蓉这人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夫子都是一流的。”
“你看去年,贾家具有好几个进士出身。庶吉士也有好几个,虽然分配出去的人多,但留在京都的人也不少啊。”
“分配出去怎么了,只要能考上进士,出点钱捞他回来也是能成的。”
“不如,我们……”
“一起去。”
别说较为富裕的人家了,就是勋贵家的也非常想要送儿子过去。
年初二,女子回娘家,她们将消息进一步扩散开来。
“要什么条件才能进去呢?”
“不甚清楚,不如打听一番。”
有门路的人找专门人打听,没门路的人到处去打听。
王家、史家、顾家等等纷纷上宁国府打听。
贾蓉躺在半床上被人抬出来见客,他身子不能动但脑子能动啊。
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贾蓉变成这等模样,王子腾心疼坏了。
王子腾心想:为什么不是张鼎被砸伤?
贾蓉说道:“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考进去的,另一种是交钱进去的。”
王子腾问:“交钱进去的怎么交法?”
“分春秋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一万两银子。”
史鼐咋舌,“贵了。”
必然是贵了,闫高山时期三千两就能买一个九品芝麻官,五千两就能买到七品小官。
贾蓉说道:“门槛要是不高,怎么拦住那些走后门的人?”
“劳烦几位放话出去,我这里不能走后门。
不管是王爷的儿子、郡主的孙子,一律不走后门。成绩不合格,还会被开除。”
“想要人前显贵,就得要人后吃苦。子谦这做法不错。”王子腾说道。
王子腾思考回去该送哪个子侄过去读书。
家族的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
史鼐:“我现在就给我儿子报名。”
贾蓉拒绝了,“你要想清楚了,被开除了可是会丢你家族脸面的。”
史鼐:“有个小子读书还不错,能成的。”
贾蓉同意了,有钱不赚是傻子。
张氏很多闺中密友过来打探,贾蓉让张氏大胆放消息出去。
“违反规则会被开除”这一条被宣传出去,就让很多勋贵望而却步。
自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能不知道?
要是被开除了,可是京都的一大笑话,令家族蒙羞。
年初八,开年来的第一份报纸刊印。
整个版面刊印出应天书院的校规,其中惩罚那部分被放大刊印,“开除”两个字用了特大号字体。
“小阁老要开学院,还是应天学院呢!”
“你看看这条规则,免费入学,每月有一两银子伙食补贴!”
“小阁老亲自上课呢,你看这里写的,山长每七天要上三节课。”
“回家数数银子看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