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轻声问询道:“好了,敖烈,若是不想这么快就上我斩龙台,就把你带来的请柬,与我说一说吧。”
斩龙台?
陆离此言一出,敖烈立时心中一凛。
敖祝敖恒如今沦落到何等下场,他早有听闻。
当初在洪都城中,他可以高高在上,不将此事挂足于心,只是让陆离将此物毁去,那是因为彼时他自信自己不会有落入斩龙台的一天。
可如今,他已然身处神都未央之中,身旁环伺那几位,敖烈都是知道的。
江玄元且不多说,凝聚真龙金身,在神都之中手持帝剑赤霄的景元帝,同样足以抗衡神魔。
还有那位极西佛国世尊古佛,继承万代古佛之念,神魂之力一如当初的霸王一般,只凭神魂一道,就足以抗衡神魔。
有这三位在,他根本没有逃出神都的可能。
若是大离真的做好了与东海龙族撕破脸的准备,那将他押上斩龙台斩首,就绝非不可能之事。
“这请柬之事,我虽然是最瞩目的那一位,但就算没有我,父王也已然安排人将之传遍九州了。”
敖烈思虑良久,到底还是不敢去赌,当即压下性子,轻声说道:“父王准备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在东海之中,迎娶龙妃。
广邀天下英豪,入龙宫观礼。
彼时,父王还会拿出东海之宝作为添头,赠与来龙宫观礼的有缘之人。”
“哦?
就只是如此,也值得让你这位三太子亲身入神都送来这份请柬?”
陆离眉头一挑,他本以为,东海老龙在他冠礼当然送上的请柬,会是什么羞辱他的东西。
却不曾想,居然只是单纯一封请柬。
不过是婚娶之事而已,龙性本淫,这万年以来,东海老龙所迎娶的龙妃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这种事,也值得如此大费周章?
难道说这东海老龙遇到了真爱不成。
若是当真如此简单,那自己将敖烈镇压,倒是当真显得有些无理了。
“婚娶之事,确实是真的。
但这婚娶之人,陆公子却也认识。”
敖烈踌躇了半响,到底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此人名叫元梦抒。”
“嗯?”
此言一出,陆离面色立时一变,一旁的灵霄更是心火升腾。
他走上前去,将敖烈的脖子拎起,沉声道:“这位玉龙三太子,你是要为自己的话承担责任的。
迎娶梦抒?她可就是你们龙族中人,那东海老龙是疯了吗,要去迎娶自家人?”
“灵霄,你难道不清楚,梦抒为何姓元不姓敖吗?”
敖烈显然认识灵霄,这却也正常,当初陆离初见灵霄与元梦抒之时,他们可是以表兄妹相称的。
追根溯源,龙族其实也算是妖族的一支。
只是这一支发展的太好,甚至压过了整个十万大山之妖族,才在东海之地独立而出,自称一族罢了。
可纵然如此,妖龙两族,关系还是很接近的。
“梦抒乃是大玄王朝国运黑龙之后,在大玄寂灭之前,被那国运黑龙送至东海。
作为天地间第一条人造真龙之后,梦抒虽然血脉纯度之高,不逊色于东海嫡系,但归根结底,与我东海龙族之间,没有真正的血缘联系。
这种情况下,父王若是铁了心的想要迎娶梦抒,在礼法之上,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更别说,父王寿数犹在大易王朝之前,易礼何曾约束过龙族?”
敖烈缓缓开口,却让灵霄愈发气结。
“这老东西,当真是昏了头了,为了羞辱陆离,居然连梦抒都要下手。
当真是混蛋!”
“却也不只是为了羞辱我吧?”
一旁的陆离却没有如敖烈所想的那般动怒,而是若有所思,轻声道:“梦抒若是真为大玄黑龙之后,那其身上必然承载着部分大玄崩碎之国运。
那东海老龙苦求神魔之境而不得,梦抒体内有关大玄之国运,或许能够帮到其许多。
羞辱于我,反倒可能是顺带而为之。
不过,这东海老龙,到底有何依仗。”
陆离不清楚,那东海老龙是如何知晓元梦抒与他有搭救之恩的。
但东海老龙既然知道了元梦抒与他之恩情,那他也该知晓,他这一路行来,奉行的是有恩必偿,有仇必报。
拿迎娶元梦抒来当做羞辱陆离的方法,固然会很有效果。
但代价就是,陆离会彻底与东海走向对立。
可他却依旧选择如此行事,甚至将玉龙三太子送来神都,这殊为不智。
事有反常即为妖,这东海老龙,绝对是有了什么依仗,才敢如此行事。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东海老龙之所以敢教敖烈大放厥词的原因。
那就是那位东海老龙没有算到,纵然江玄元登天而去,陆离却在登临四境,炼出两桩神魔重宝之后,依旧有着神下无敌的绝强之杀力。
在不出九州的情况之下,他足以顶替江玄元的位置。
可即便有这个原因在,陆离也始终觉得,东海老龙这一场婚娶之宴,远没有气陆离那么简单。
羞辱陆离,应当只是附带手段。
甚至就连元梦抒身上的黑龙之血,都不是全部的原因。
“到底有什么依仗,去见过便知道了。”
陆离心念一转,看向江玄元:“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帝师怕是等不到那日了。
日月之事,刻不容缓。
而若是帝师如今强入东海,以有心算无心之下,东海之底蕴,若是伤到了帝师,却也会影响日月之事。
所以这件事情,就不劳帝师费心了,交由我自己来解决就好?”
陆离此言一出,灵霄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不管梦抒就行,陆离若是真炼出了两桩神魔重宝,神魔不出的情况下,他出手与江玄元出手也没有太大区别。
而知晓元梦抒在陆离最初之时,提供了怎样帮助的众人却也没有劝陆离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道理。
以陆离之力,手持两桩神魔重宝入东海,哪怕那东海老龙真有什么谋划。
陆离即便不敌,可想要走,在这人间,还真没有人能够拦得下他。
反倒是不清楚陆离合兵之法的敖烈却是不由面色古怪的看着陆离,当初洪都城中落败之后,他就认清了自己。
没有如意金刚杵,五境之中根本排不上号。
而就连擒下这样的他都是己身修为尽出,这小子到底何处来的底气。
“不过在我闭关合兵之前,却还有一些事,要托付于君上。”
陆离望向景元帝,缓声道:“这却也算是我身为太子,入主东宫之后,向君上所献上的一份治国之策。
也算是尽了我这个太子的监国之责吧。”
“哦?太子今日才将被册封。
在得知被册封的消息之后,也是奔走于九州大地的名山大川,根本无暇去思虑治国之策。
那这治国之策,是太子早有腹稿?”
景元帝闻言,也是不由讶异地看上陆离。
在他向来,陆离在修行之上有着如此超绝之天资,并为大离带来香火封神之策,就已然是古今未有之圣太子了。
却不曾想,如今将将任太子之位第一天,就有治国之策献上。
虽然还没有见到这份治国之策,可以陆离之性格,若是这份治国之策不够亮眼,他是不会选择在此时说出的。
“这治国之策,倒确实是早有腹稿。
只是一直存在于我心中,不曾宣之于口,落之于笔。
却也只有到今日,在身具如此之位后,才能够真正将这些治国之策完美的实施。”
陆离微微一笑,轻声道:“那东海老龙为什么敢在掺和七王之乱的情况下,还自以为我们会顾忌其存在,不敢与之撕破脸皮?
就如当初敖恒敖祝所言,若是真个不计后果不计代价,到了互相搏命之时,东海龙族或许不敌帝师。
可他大可尽起东海龙族,将九州为之淹没,化作一方陆地泽国。
纵然帝师有抗衡神魔之能,却也无法在这样一场灭世洪灾之中救下九州万民。
而想要解决此事,其实也很简单,那便是在九州大地之上,所有江河之中,悉数册封龙君。
届时便是尽起四海之水,龙君们也能以己身之能,调配雨水,让洪灾的影响降到最小。
而在获得了香火封神法之后,这个想法便再度升级,若是能够让九州大地之上,悉数立起人道神只。
届时,无论是何种天灾人祸,都能够在神道之下消弭,不会影响到万民。
哪怕是日月真个无光,也不是无法解决。
人道神只们,将成为我大离无惧威胁的底气。”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国运。”
景元帝微微挑眉,他不是不知晓人道神只的效用。
可想要敕封人道神只,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没有国运,强行敕封,且不谈如何确保这些人道神只会为大离所用,也不说位格如何凝聚,总不能人人都效法那位孽龙张酷。
单单就是一点,香火杂念,就足以让无国运在身的人道神只,疯掉九成。
届时,别说以神道治理人道,怕是最先的劫难,就是人道神只之劫了。
“我这些治国之策,就是为此而生的。
若是能够实施,足以让大离拥有敕封九州遍地为神只之国运。”
陆离奋笔疾书,很快便将眼前的巾帛写满。
“其一,为农。
人道之基,便在农耕蓄养。
我研发出水车明渠之法,可以蓄养雨水,哪怕是干旱之地,也将不再缺水,日后便是真有洪水,也可以协助快速泄洪。
而日后纵有龙君册封,却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到分配雨水至田地。
这水车明渠之法,却可以做到将水源灌溉,完美的运用水力,将旱田改成水田。
而除此之外,还有收集金水,制成肥料之法。
这肥料可以增加土地肥力,让劣田变成良田,同样的土地,能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还有新造铁犁等农具,可以大大增加耕作之速度。
若是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则大离土地产粮翻倍,不是问题。”
“什么?!!”
此言一出,景元帝顿时为之色变,纵然知晓陆离的性子不会在此事上说谎却还是不由开口确认道:“小离,这可是关乎国本之大事,不可妄言也。”
要知道,大离虽然有百万万生民,可那是因为九州大地,幅员辽阔,远在陆离前世古代九州千倍万倍之上。
算上这个因素,百万万生民,其实对比而言,并不算人丁兴旺。
制约大离人口的,与陆离前世古代一样,就是粮食。
若是能够将土地产粮翻倍,那只要给大离两三代人的时间,大离人口翻倍,乃至于数倍,都不在话下。
毕竟如今的大离,依旧算得上是地广人稀。
人口膨胀,就可以继续向着周边垦荒。
而足够高产的粮食,又可以让他们继续人口膨胀。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国运之根源是什么?
就是人心集众。
在人心足够集众,足够向心的情况下,人口翻倍,不就是国运翻倍?
“岂敢在君上面前开玩笑。”
陆离笑了笑,又指向了另一张巾帛。
“其二,则为之士。
九州大地,百万万生民,为何元神修士如此之稀少?
制约气血武者的是资粮,制约元神修士的是天赋和书籍。
可九州百万万生民,元神禀赋再少见,如此基数之下,也绝不该如此稀少。
究其原因,是如今的书籍,悉数以巾帛和古纸为主,造价高昂。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若是连书都读不到,又该如何启智,何谈入道?
是以,我写下造纸术与活字印刷之法。
这造纸术,造的是新纸,新纸造价低廉,可以大量生产,远在价格高昂的旧纸之上。
而活字印刷术则能省去撰写之功,将书籍大量拓印。
而我手中又有一门净明忠孝道,可以以最简易的方式,让人入道。
若是能够推行九州,使大离百姓,人手一本净明忠孝道之法。
则天下元神修士之数量,可在百年之内,增长百倍千倍。
而净明忠孝道只是入道之法,入道之后,修行何法,只要不失去忠孝之纲领,都无所大碍。
无论日后朝堂推崇百家何脉为主,这净明忠孝道,都可以为九州万民入道之法。”
轻描淡写之间,陆离又扔出了一张王炸。
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书籍普及九州大地。
诞生元神修士自然是好事,纵然不能诞生,读书明智,也可以增长神魂之力。
所谓民智即国智,百姓明智,所能凝聚的国运之力,也将会大大提高。
这些东西,再加上已然开辟的大离商道。
士农工商,已然占去其三,大离何愁不强盛?
景元帝看着桌上的巾帛古纸,嘴唇都在颤抖。
“我大离有圣太子,可盛千载岁月,万载春秋也!”
王朝或许难有千秋万代。
可陆离挥笔写下的这些东西,却足以万古长存,乃是人道前行之里程碑,重大之节点。
“我只是动动手而已。
千秋万代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人。”
陆离笑了笑,并不居功。
“还要劳烦君上,将这些东西彻底实施下去。
我却要去谋划合兵之法,炼就两桩神魔之宝后,去准备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之宴。
宴无好宴,这一场宴会,我若是真去了,怕是一场鸿门宴啊。”
可就算是鸿门宴,陆离却也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对陆离的要求,景元帝自然是欣然应下,能够实行这样的万世国策,他哪怕不是制定国策之人,却也一样是与有荣焉。
而就在陆离心念转动之间,彻底决定要赴这场鸿门宴之后。
易命图录猛然升腾而起,自敖祝敖恒入神都之时,就衍化而生的陆地泽国之劫,也终于推演出了最终之劫运。
【陆地泽国之劫:东海老龙,眼见龙母之死,死生大恐怖。
加之眼见命主寻之神魔之路,心中忿怒,已然彻底入魔。
为求神魔之道,东海老龙甘愿献祭一切,自然也包括不死不休,淹没九州。
入东海,斩老龙,使陆地泽国之劫彻底消散化于无形。
可得人道至宝【崆峒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