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这时,有来自项城西军的传令兵前来禀报。
“快让人进来。”他知道西军和君上都在攻伐曹国,难道这么快就有了成果吗?
带着隐隐的期待,很快传令兵告知了于谦关于陶丘和信阳都落入徐国手中的事实。
于谦顿时大喜过望。
“好!好!好好好!君上果真天人也,如此迅速拿下曹国,我徐国国力大增,此后只要有一两年的时间,当成为东方一霸也!”
如此消化两年,徐国绝对可以比肩鲁国,成为继鲁国之后,可以在东边立足而不惧周边的强国之一。
便是以后吴国再犯徐国南部郡县,也不必一直防守了,适当的可以进行反击。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阻止宋鲁大军的攻势。
宋国倾巢而出三十万大军,加上鲁国二十万大军,足足五十万军队,若是加上辅兵和协助运输后勤粮草的平民,至少七十万人马,直接号称百万大军也是可以的。
“君上那边倒也不必担忧,只是这郯国究竟要如何呢?”
于谦忍不住有些头疼了,郯国那边对于他派去的使者不屑一顾,然而自己的国土已经被鲁国入侵到了中部地区,若是再不和他联手,他都担心郯国很快就要成为覆灭国之一。
而那时候他就要独自面对鲁国军锋了。
即便莒国愿意出兵,到时候于谦却要开始担心齐国出场。
一大霸主国,人才济济,将帅如雨,他就不相信齐公不智,想必现在不知道在谋划着什么动作。
“君上授予我节制三军之能,却也无用也。”
永城中的南军需要支援东谷,东谷的辽东军更是动都不能动,唯独他的北军显得无事可做,只能坐等鲁国大事来袭。
“不行,这样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而已。”
几日后,一行人出了固镇,直奔北方郯国郯城而去。
……
前往云邑的路上,天气变得越发干燥起来,代表正式进入盛夏时节。
徐年此刻坐在烈焰之上,随身的还有阿青相伴,一把竹剑被她擦拭了无数次,却很少能够再次出鞘了。
再加上现在有典韦许褚带领的虎卫军作为护卫军,压根用不到她来作为贴身侍卫了,她却依旧乐此不疲。
至于姬月,被徐年留在了陶丘城,姬阳则是被押往徐邑另行安置。
可以说,此刻陶丘城已经是姬月一言九鼎,她可以参与政事处理,主要作用是安抚曹国民心,让他们更快投入徐国之中,成为徐国百姓。
另外高顺依旧被徐年任命为陶丘郡郡守,代他镇压曹国东部。西部自然是大司马鲍叔衡带领五万大军一路前往收服,旦有不从者,皆杀。
徐年已经没有耐心对待这些反叛的贵族了。
求推荐收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