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卿鲜于大人和礼部尚书孤苏大人,就是最佳人选,由他们负责组织队伍,分别去和大乾、大夏谈判。
“那就这么定了吧。”小皇帝有心无力的说道。
大渊的这个烂摊子,让他心力交瘁。
原来亲政后的小皇帝,还想大展拳脚,恢复蛮族的荣光。
但是掌权后才发现阻力重重。
外部各地城主已经形成了割据之势。
内部太后一派处处给自己添堵,还想着让太后重新掌权。
而且东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大乾国。
巫族大凌河之战后,发现短时间内攻不下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夏。
转头把矛头对准了大渊,慢慢蚕食着大渊的草原。
东部已经有大片的肥沃草原,还有潮海城和长石城两座大城被巫族占领了。
现在蛮族最精锐的皇家卫军在落羽坡大败,巫族肯定会趁机再吃下一大片草原。
难啊,真难啊,小皇帝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有些有心无力了。
大蛮的荣光,已经不复存在了。
当初纵横天下的铁骑,已经变得无比孱弱,根本不是巫族旗兵的对手。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大臣们附和道。
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巫族不在继续继续进攻。
就算是割地赔款又能如何,反正割的不是他们的地,赔的不是他们的钱。
这群蛮族的大佬们,只想安稳的过自己的好日子,继续享受贵族的待遇。
这要是放到大夏朝堂上,有人敢说和谈,估计会被喷的生活不能自理,八辈祖宗都会被喷出来。
大夏的官员们最注重的就是颜面,想我堂堂人族大夏,国祚八百余年,乃是天朝上国。
周围都是未开化的蛮夷,还想让我大夏议和,割地赔款?
就算是当初大凌河惨败了,巫族大军都快打到帝都了,朝堂上也没人敢提出和谈。
谁要是在大夏朝堂提出这种建议,直接官就别做了,会被活活喷死。
这也是两国体质不同决定的。
蛮族大渊的朝堂大佬们,像什么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的,都是由大渊的贵族担任的。
其他高官也都是贵族出身。
这些贵族们和大渊皇帝,共同治理着大渊国。
皇室只是最大的贵族而已。
这些贵族大老爷们,可不在乎什么帝国脸面,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而大夏却不相同,想要当官,得先考取功名,三甲进士才能迈入高层。
这群读书人,虽然也不咋样,也是以自家的利益为先。
但表面文章还是很看重的,什么礼义廉耻、为国为民,最讲究的就是国家脸面,想要我割地议和,没门。
谁敢带头和那些未开化的异族议和,会被这群嘴炮们给喷死。
再加上大夏还是有底蕴的,巫族想要吃下大夏一个州都费劲。
大夏还是能耗得起的。
大渊却不一样,假如最精锐的皇家卫军打完了,那么他们这群贵族老爷们,不就完犊子了。
没有了皇家卫军的镇压,那些城主们很快就会取代他们的位置,瓜分他们占据的最肥美的草原。
这他妈可不行,不能再和那群巫族鞑子打了,就算是割地议和,也要保住皇家卫军。
“等等,老臣有话说。”
大渊的王爷,小皇帝的亲叔叔,公冶猛站了起来,说道。
小皇帝看到自己这位亲叔叔站了起来,脸色一沉。
他的叔叔是太后党的核心,一直在竭力让太后勤政,想着有朝一日能代替小皇帝公冶星,成为大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