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着逛着,陈新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一个东方面孔。
走近一看,顿时惊喜万分,“嚯,老哥这烤玉米生意都做到珐国了啊,快给我来两个。”
老哥挺稳重一人,一看陈新这幅样子,直接问,刚来吧?
陈新说你咋知道的?
老哥表示,国人都是爱抱团的,每天早晚都会有人出来摆摊的,煎饼果子烤冷面早就传过来了。
完事还亲切的问他,咋样,珐餐还吃的惯吗?
一说这个陈新就来气,他足足啃了半个月的面包。
一番交流下来,他收获颇丰。
等晚上了,陈新专门跑出去。
到地儿一看,还真是,煎饼果子烤冷面,烧烤串串麻辣烫。
陈新感动的差点落泪,这不就是国内的小夜市么,一样一样的。
买了个煎饼好好补偿一下自己的胃。
找个烧烤摊一坐,叭叭叭,乱点一通。
这些人神通广大,又掏出了燕京推销起来。
五脏俱全啊!
高低得整两瓶。
很快,东西上齐了。
老板趁着闲功夫,拿出了利群。
陈新眼尖,啪地一下就跑过去了,指着利群说老板你这玩意儿买吗?
老板表示看你说的,出来做生意的。
说着就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化肥袋子,打开一看,嚯,成条的。
这玩意是不是得定个走#罪啊?
老板笑骂,你丫的要不要吧?
说不要那是开玩笑。
陈新打死也想不到,国人的文化输出能到这种状态。
撸着串,夹着烟,喝着酒。
NN的,神仙日子。
正吃着,估摸着基因又在散播它那信息素了,两个年轻的珐兰西小姑娘叭的一下就坐在了陈新这桌。
哥们儿一个人喝酒多孤单呐?
说着一口不大流利的汉语。
俩姑娘叫来老板,又点了一堆串,让老板搬了两箱酒。
豪迈的表示今儿不醉不归。
陈新一大男子汉能让俩小姑娘给吓着了?
当场就给自己喝醉了。
晕晕乎乎跟踩在云朵上一样。
不知怎么回的旅店。
第二天醒来床上就多了俩姑娘。
陈新跑阳台点了根烟,思考人生。
一夜荒唐竟然没有留下记忆,他感觉自己亏了。
好在两个姑娘也很有职业素养,大早上的加了个班。
完事冲陈新一伸手,掏钱。
没说的,俩姑娘非常敬业,能做的都做了。
事后聊天,还是学生。
陈新钱给的非常果断,甚至额外给了不少小费,以支持她们的敬业精神。
临了,又问人家,今晚上还营业不?
小姑娘说,咋了真当我们是职业的了?
陈新这才知道,人这是看他还顺眼才做的兼职。
但是考虑到今天感觉不错,人家又接了他一单。
多次照顾对方生意之后,陈新终于咂摸出珐兰西姑娘的滋味了。
不羁随性,风情万种。
正如那句歌词:
Hier soir deux inconnus et ce matin sur lavenue.
昨夜的两个陌生人,经过长长的一夜
Deux amoureux tout etourdis par la longue nuit.
今早在大街上已经成为两个冒失的情人
这章两千三百字,所以不许说咱贴歌词是水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