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非常喜欢黄城呢。难道你是转学到这里,因为你爸要结婚了,你继母和她的孩子暗地里逼你过来的吗?”
杨颖无奈地沉默着。
“闭嘴吧,都是我自己想来的。”
剧情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凄凉,但杨颖的说话兴致瞬间消失了。
幸好出租车很快到来。
两人上车,苏华还不自知地掏出钱,想为双倍生活费多挣扎一下,正准备说些劝导的话,突然发现杨颖已经戴上了耳机。
整个路程中,两人保持着沉默。
到达落星湖后,杨颖在苏华之前扫描了出租车司机的二维码,准备支付车费。
然而,她的手机提示余额不足。
“苏华,你付一下,或者给我转三十块,刚刚付完款,手机里没钱了。”
苏华付了。
然而,苏华总觉得杨颖的话很奇怪。
下车后,他突然问道:“刚刚你买了什么?”
“就是刚刚吃的火锅啊……”杨颖察觉到不对劲,“我上洗手间的时候付的款,四百五十三块,怎么了?”
苏华面无表情,他淡淡地回应道:“我也买了一份单子,总共四百五十元,可能是服务员嫉妒你的美貌,所以没有找零给你。”两人回到家后,孙月也刚刚回来。
他们发现三楼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灯光亮起。孙月以为他们早已经睡下,她走到一楼落地窗处,调亮了灯光,并用自拍杆为自己拍摄了一整天新发型的照片。
苏华和杨颖走进门,就听到光源处传来一声“咔擦”。
杨颖愣住了,回过神来,打了个招呼。
苏华则一言不发,站在门口换鞋,连头都没有朝孙月的方向转过一下。
孙月对尴尬场景的心理素质非常出色,她丝毫没有感到不舒服,收起自拍杆,自然地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你们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还以为你们已经睡了呢。”
“我们出去吃饭了。”
苏华懒散地回答。
“吃了什么呢?”
“…”
“…”
苏华和杨颖都陷入了沉默。
两个未成年人在露天小木桌旁吃了一顿价值903元的火锅,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反复提及的光辉事迹。
幸好孙月并不真的在意他们吃了什么。
第二天他们还要去黄城,孙月开启了新话题,说了几句后,催促两人快点上楼休息。
上楼梯时,苏华特意落后几步,等杨颖走过拐角,他回头望了一眼。
孙月正在向他挤眉弄眼。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摇摆。
孙月叹了口气。
每个家庭都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改变,她已经尽力了。
第二天一早,苏华洗漱完毕,顶着一头凌乱的鸡窝头下楼吃早餐。
当他推开房门时,意外地看到杨颖背着书包走向楼梯口。
也许是因为他脑海中恶毒继母和拖油瓶的故事仍然栩栩如生,看着杨颖瘦弱的背影,苏华忍不住心生怜悯之情。
他喊住了杨颖:“喂。”
杨颖回过头来。
苏华稍作整理自己的形象,然后悠闲地靠在门边,问道:“你带着书包去哪里?”
“图书馆,”杨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然后我要回学校。”
或许是清晨醒来,思维有些迟钝,本就凡俗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加退化了,他明明想说些什么,却只能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表情,仿佛只是随意问一句,无需对她的回答给予过多的关注——他注视着杨颖离开的身影。
下午,苏华和孙月优雅地登上前往黄城的高铁列车。
相较于繁琐的机场手续和飞行延误的不确定性,只需短短一小时的高铁车程即可从星城抵达黄城,确实更加方便便捷。
由于苏山工作繁忙,原本计划回星城与妻子和儿子一同参加婚礼,但临时无法脱身,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在婚礼当天从云城直接飞往黄城。
杨光耀是二婚,加上他本身是一位艺术家,因此婚礼并不奢华耀眼,他一直将金钱和名利视为浮云,注重高雅的品位。
除了一个未能参加的女儿,男方远方的亲戚也没能到场,女方家庭亲戚也非常少。
总共不到五十人的亲友们齐聚一堂,婚礼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安排和周到考虑。
一个月前,苏山一家就收到了杨光耀亲自绘制的精美婚礼请柬;抵达黄城后,一辆专车便迎接他们在出站口,将他们顺利安排到酒店。
黄城是一个宜居的美好地方,自然风光优美,生活宁静惬意。
尽管开发商们在每座城市都建起了类似的长方体建筑,但一踏入黄城,明显能感受到这里的生活节奏比星城悠闲几拍。
婚礼将在第二天的早上举行,地点选在君逸集团旗下的一家酒店。
杨光耀作为一位正统的艺术家,深谙浪漫之道。虽然他已经年过四十,却仍然懂得如何营造浪漫氛围。他预定了酒店的大部分场地,筹办了一场草坪婚礼。
然而,苏华并不太喜欢参加这种场合,跟随父母出席让他感到不自在。
在这些场合中,孩子们似乎总是被当作是炫耀的资本,或者就是为了应酬客套而被人们参观夸奖的借口。
苏华并不善于学习,孙月和苏山也不会刻意提及他的学业成绩。
与人交谈的往来也只限于精英之间,如果你不主动提及,那肯定是被认为不值一提的话题。再加上他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那些叔叔阿姨们只好拿起“你家苏华真是长得高啊!”“你家苏华真是帅气啊!”这样的套话来夸奖他。
听得太多了,苏华的内心深处渐渐涌起一个疑问——除了高个子和帅气,我还有其他的优点吗?
在等待新人入场的间隙,苏华还有点突然地问了孙月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