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群散去,整个院子被夜幕笼罩,除了家家户户从窗口飘出来的灯火,整个院子就水龙头前有一盏忽闪忽闪的灯光。
母子俩才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寂静,夜晚是多么的苍凉,人生又是多么的无奈。
特别是贾张氏,感觉很后悔,同事对老娘很怨恨,觉得老妈对媳妇儿秦淮茹还有她带来的孩子有点儿过分。
家里条件本身就不好,一家四口就他一个人有工作,工资又不高,本来过的就捉襟见肘,日子不是特别如意。
还天天吵吵闹闹的,这日子怎么过?换成自己是秦淮茹,也会有想法和抱怨。
唠叨两句也很正常啊。
可偏偏他老娘听不得儿媳妇的唠叨,更不愿意给她一分钱零花钱。
这样下去,家里岂能安宁,日子岂能过得下去?
所以没外人了,贾张氏就开始抱怨老娘,他首先躲了一下脚说:“妈都怪你,原本没多大的事儿,态度好点儿,说句软话,再给秦淮茹几块钱,事情就过去了。
你看如今整的,闹得满院风雨,众人皆知不说,这秦淮茹也不知道去哪儿了,他还怀着我的孩子,黑灯瞎火的,如果出了啥事儿,咱更后悔呀!”
“后悔啥呀?你媳妇儿没走远,她被傻柱安排到雨水的耳房去了,今晚天太晚了,就让他们住下吧,明天早上等着把她们接回家。别让她带着孩子离开。”
贾张氏虽然一直在这儿哭哭啼啼,大声哀嚎,大儿媳妇去了哪儿?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这老太婆除了特别自私,心里还很阴暗,受环境影响,对儿媳妇也比较差。
要不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啊,话说张向阳一家回屋,全家人聊了几句,然后弄水洗脸,洗脚,睡觉。
自从当上轧钢厂卫生院的院长,又在前院儿分到两间房,他们家的房子也就很宽敞了。
白天在中院儿吃饭,陪着家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两口子就抱着孩子,到前院儿睡觉。
之所以这样,其实他们两口子心里最有数,因为离开家人,单独的住一屋,开车才能不受影响。
可以尽情的开,就算农用车开出了高铁的速度,也不用担心影响到别人,在当年的生活环境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住房普遍比较拥挤的年代,年轻夫妻要办点事儿,有时候其实挺不容易的呀。
当然,具体情况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清楚。
记得看到过一篇这样的报道,说是一对师兄弟,之前在一个学校上学,后来在一个工厂上班,两人同时住在厂里的宿舍。
一开始两人都是单身汉,没觉得什么,后来有了对象,每当这个的对象过来,另外一个就赶紧找借口躲了,给他们腾出空间。
反之,自己的对象来了,对方也会这样,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支持。
对他们来说,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和媳妇儿的空间,那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比起他们,张向阳同学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所以回到前院儿,把俩孩子安置睡了,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