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接口和算法,郑东团队才能够将团队整理的数据用作算法训练的资粮,产品化的任务本就是一个将幼苗培育完整的过程。
但对于林涛只开放分析算法,他还是有点疑惑:
“决策算法为何不开放呢?是有什么顾虑吗?”
林涛倒是想将决策部分算法给郑东,可是他没有呀,谁让星辰那么优秀呢,什么都能处理。
“是这样的,决策算法暂时属于是公司核心机密,不便开放,你们团队先想办法升级分析算法吧,决策部分你们先不用关心。”
既然林涛已经这样说了,郑东虽有疑惑也不便再多过问。
“那你什么时候能提供接口和算法呢?不是催你哦,就是有个预期。”
实际上要提供接口,现在根本就不需要林涛去做什么工作。
林涛只要给星辰解释下,星辰自己就能够将接口开发完成提供给郑东。
“几分钟吧,很快,要相信你老板我的实力哦。”
说着林涛不忘小小的嘚瑟一下,将星辰的工作成果占为己有,他完全没有一点负罪感。
“行吧,你也别得瑟了,我知道你现在能上天,我一会可就等着你的接口了。”
几分钟的时间就提供新接口,郑东只当作林涛是在装X,反正他也不急于一时,林涛知道有这么个事情就好。
来找林涛的目的已经达到,郑东也就没在办公室多做停留,回去继续做自己的工作了。
看到郑东走出了办公室,林涛切换到和星辰的对话窗口。
【星辰,你现在是否可以开发一个图像识别的接口?并发量暂定100就好。】
【可以的,现在开发一个接口对于我来说很简单,请稍等。】
......
【接口文档已生成,已保存在桌面。】
这才过去10来秒,人工智能的效率真是不能小瞧哦。
林涛打开桌面上的接口文档,无论是接口定义还是文档格式,星辰在设计时都严格参考了网上总结的最佳实践。
接口的参数名定义,参数类型设置,mock数据......
所有相关的东西林林总总,星辰都列在了文档里。
林涛用mock数据尝试调用接口,日志显示响应用时100ms,接口就返回了图像识别内容的所有细节。
测试使用的是一张宠物狗的图片,接口返回的内容包括狗的品种、环境、颜色等很多数据。
自从算力提升后,星辰的表现就让林涛刮目相看,自问见识过不少同类型的识别服务,星辰现在识别出来的内容绝对是最全面的。
【星辰,再开发一个基于图片特征分数数据的决策分析接口。】
.......
【开发完成,已修改桌面上的接口文档。】
确认接口运行正常后,林涛直接将接口文档转发给郑东,然后将自己之前提交图片分析算法的代码仓库权限也开放给对方。
【星辰,现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你的学习进度如何了?】
【基础的开发任务已经可以快速完成,但是星辰还没有生成算法的能力。】
算法,需要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而且编写算法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林涛现在不明确星辰是否有能力做这些工作。
【对于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攻击技术,你有了解吗?】
【星辰在学习软件开发技术时,了解过部分网络安全方式。网络攻击技术星辰没有学习,我认为这种有攻击性的技术需要得到林涛你的允许后,我才能接触。】
星辰的这个觉悟,林涛推测是来自于核心决策层的代码设置,也有可能与之前自己的嘱咐有关。
【优先学习网络安全防护相关的内容,网络攻击的知识我以后通知你时再学习吧。】
【收到,林涛。】
郑东团队所在的工区,他看到屏幕上林涛发过来的接口文档,再低头看了下时间。
这才过去不到5分钟,林涛真就把接口发了过来,还言之凿凿的说他已经测试过了,没有问题。
郑东是有点怀疑的,他尝试按照文档中的测试用例调用接口,查看文档时他才发现林涛提供的是一个同步接口。
接口请求后,郑东即时得到了图像识别的结果。
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他明白要实现同步返回结果,算法要足够优秀,服务器算力也要足够。
看到接口当前的表现,郑东再一次感受到了林涛的编程实力,这个人总是能人所不能,每每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林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他应该可以自己就支撑起星辰科技的所有业务吧。
现在看来自己和公司的技术团队,确实就像林涛所说的,他们都只是帮林涛打下手,辅助林涛将他的成果转化为正式的产品。
想到这里,郑东对林涛捂得严实的图像识别决策算法更好奇了。
以林涛的实力,这个优秀的算法到底是怎样设计的,不然怎么能支持当前接口如此快速的完成图像特征分析。
收拾好情绪,郑东就将这份文档在组内进行了分享,然后通知组员开会。
既然接口文档已经确定,那么他们就可以进入项目的开发流程,确立数据的输入和产出,确立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