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凡尔赛的王船夫
想要生产大面积的单层石墨烯,在实验室里用手工制造就有点儿跟不上进度了。
刘青便又来到了五金厂,打算做几台全自动快速剥离机。
从石墨到石墨烯,生产工序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步,石墨筛选。
石墨矿出产的石墨,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绝大多数都是圆形或者疙瘩状的。
而用来生产石墨烯的石墨,最好是方块状的,表面要平衡光华,没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凸起和凹陷。
这一步,以后可以联系石墨的开采厂家,将开采后的石墨作固定的切割处理,即便成本要比普通的石墨矿要高,那也是必要且必须的。
而现在,刘青也只能自己动手筛选。
第二步,石墨烯脱离专用胶和洗脱溶剂的购置生产。
毫无疑问,石墨烯脱离的专用胶,才是剥离石墨烯的关键。
这种化学药品必须要严格保密或者直接注册好专利。
好在刘青的实验室就是最专业的的化学实验室,各种原材料很容易就能购买到,目前可以在实验室里自己合成,其合成工艺也并不复杂,成本依然可控。
至于洗脱溶剂,并非刘青新发明的有机溶剂,而是市面上很常见的醇类化合物,价格也不贵,直接从化学市场里就能买到。
所有原材料都准备好以后,那就到了第三步:机械剥离。
在实验室里,刘青倒是可以直接用陶瓷底板抹上脱离胶,然后手工操作,直接在切割好的石墨表面盖章就成。
只不过手工操作的力度不太可控,每一次得到的石墨烯都不太均匀。
力道稍微大了,得到的就是双层甚至多层石墨烯,力道轻了,脱离胶就不能粘稳粘好。
手工控制的力道,还是不如机械控制来得平稳。
想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必须用到机械化。
好在盖章这一步,用机器来替代是很容易做到的。
两组电机,一台液压机械臂,一个喷嘴,两个溶剂盒,最多还加上一组烘烤设备,通过控制芯片组合起来……如果不需要做到很精密的话,普通的小五金厂家都能生产加工。
至于具体的操作程序:
首先将分割好的陶瓷板固定在液压机械臂的正下方,再将陶瓷板下面,喷涂好脱离胶;
等到石墨在平台上固定好以后,液压机械臂就可以用固定的力道往下压了,陶瓷板和石墨脱离后,上面便粘好了一层石墨烯;
紧接着,便可以将粘上石墨烯的陶瓷板,丢进用来洗脱的有机溶剂池中,池子的底部也是特殊的透明材料做成的,刚好和陶瓷板的面积一样;
等到在池子里反应一段时间后,直接就可以抽出有机溶剂,残余溶剂最后经过烘烤蒸发,纯净的石墨烯材料便制备成功了;
烘干后的石墨烯便附着在了池子底板,和底板材料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直接就可以和底板拿起来一起用,而不用考虑因为单层石墨烯太薄、密度太低,很难操作的问题。
烘干后的陶瓷板也可以继续使用,抽出来的有机溶剂也可以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出脱离胶来,双双都可回收利用。
确实是非常简单的机械装置。
刘青连设计图都用不着画,脑子里随手就设计出来。
…………
沉浸在工作中,时间便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2天时间,刘青废寝忘食,自己设计,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调整组装。
很快,一台和游戏厅里的街机游戏机差不多大小的全自动石墨烯剥离机便轻松落成。
通上电源,随手测试了下,基本实现了设计意图,唯一的缺点就是外貌丑了点儿。
整台剥离机,主要以正中心的液压装置为主,周围全是蓝色的线缆,线缆弯弯绕绕、乱七八糟,跟隔壁三哥家的电线杆似的。
因为没有外壳的缘故,根本没有哪怕一丝的工业美感。
好在刘青还有虚拟面板可做优化。
【系统:粗糙的石墨烯剥离装置,完成】
【经验:10/10+】
【灵点;131.1】
因为是刘青全程手工打造的缘故,竟然还给他奖励了30个灵点。
直接升级。
一阵蓝光过后,剥离机就变得好看起来,从三哥家的电线杆变成了兔子家的空间站:
【系统:精致的石墨烯剥离装置,完成】
【经验:10/100+】
【灵点;121.1】
10个灵点的升级,功能没有本质的提升,就是外观变得好看了。
首先,乱七八糟的线束规整了,还按照功能分类成了好几种颜色。
其次,各种毛刺和线头也全部消失了,线头与线头的连接处,用的是黑色的专用塑料接头。
最后,还升级出了一个半透明的塑料外壳,上面还印着熊大熊二的卡通图案。
机器的美感终于出来了……
新的剥离机升级出来以后,刘青刚准备调试,恰好这时物流公司打来电话,说他有批货到了,让刘青过去自提。
一定是他新订购的陶瓷板到货了,刘青欣喜地让他们派送过来,费用不是问题。
三十多分钟后,一辆小货车载着个大纸箱子进了厂。
货车刚走,刘青就立马把箱子搬进了操作间。
他要赶紧把陶瓷板切割出来,试一试剥离机的性能。
明亮的白炽灯下,刘青用尺子画好切割范围,10公分、20公分……60公分,各种尺寸的陶瓷板被切割下来。
因为是周末的缘故,老李不在,这些体力活也只能他亲自操作。
刘青也不是没有想过多招几名员工。
然而五金厂本就是个小院子,刘青盘下来也只是“实验之作”,有个老李就足够了,人多了反而七嘴八舌,不好操作。
等到石墨烯材料推广开来的时候,或许他会再建几个电子、机械实验室,专门研究石墨烯材料的应用问题。
什么柔性屏、光电传感器、石墨烯晶体管、储氢材料等等,统统上马。
二十分钟后,将分割好的各种面积的陶瓷板固定在液压器的移动卡槽当中,一台石墨烯材料全自动剥离机便彻底告成。
这还是刘青第一次独立打造完成一台机器。
看着工作台上的剥离机,刘青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没有多耽搁,直接设定参数、加入脱离胶和洗脱溶剂、固定好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