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谁啊,这么虎?
得干工业园区,西南角。
两年前,这里虽然也是一片厂房,但比人还高的杂草却是随处可见,满眼都是荒凉与破败。
两年后,厂房还是厂房,但那些杂草丛,已经被人声鼎沸所替代,来俩往往的重卡车辆,将这一片换了新天。
青东芳飞行器制造工厂内,这两天进入了史上最繁忙的时刻。
腾龙系列飞行器的生产线,马上就要安装完毕,即将进入到最后的调试阶段。
腾龙3号是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庞然大物,光它的发动机,就有几千个零部件,更不用说整个飞行器了。
这些零件的量产,需要的是类似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这样的高精密制造设备,以及最高等级的冶金材料技术。
光是这些零件的生产线,就分为了30多条。
几十条小的生产线组成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就是,腾龙系列飞行器生产线,占地超过了90亩!
然而,如此庞大的生产线,所需要用到的工程师或者工人,却还不到300人!
每年能够生产上千飞行器,产值将近2000亿,用到的人手却只有几百人,可以想像,这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该有多高。
没错,大大小小20多个厂区,平均每个厂区2000多平米,10几号人就能看顾过来,原因无非是厂区里面,都是全自动高智能的超级工业机器手。
这些机器手统一由人工智能“小板凳”操控,从来料、加工、组装、到最后的检验……整个生产流程,根本不需要人为的控制。
而厂区里面的工程师,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查看系统日志,检查生产线是否有缺损,然后进行维修保养,当然,紧急情况下,可以停止生产线的运行。
工作听起来似乎相当简单,但这些工程师,最低的学历都要是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连当个扫地的,都没有资格。
毕竟,这些生产线有没有缺陷,需不需要维修保养,有一套极其复杂的理论要求,没有经过培训,根本连看都看不懂。
本科生招进来,至少要经过两年的培训,再加上1年的实践,才能合格。
即便是硕士,没有一年半载的培训,同样不能达标。
能够在这里面独当一面的,至少都是博士级别。
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手,刘青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工厂建造前,就已经提前招募,并且一直都在脱产培训。
光是几个月的培训费,就花费了2000多万,加上员工工资,差不多花了一个亿!
工厂都没有建好,光是人员支出,花费就上亿,若非刘青真不差钱儿,还真养不起。
毕竟,工厂里的待遇,最差的硕士生,都有3万一个月,博士更是有4万,更高的小组管理,更是达到了5万,这还不算各种绩效奖金!
虽然实习期的工资被无良的刘老板打了八折,那也完爆国内其他同行,仅次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
更何况,这里还能朝九晚五,上五休二,简直良心得不能再良心了!
这些日子,这些实习员工们,在考核合格后,全都从实验室的培训中心里走了出来,由各自的负责人领着,负责腾龙系列飞行器的生产线安装调试。
拿了几个月的高工资,整天都在培训中心学资料,这些人都快“闲得”淡出个鸟来了。
有机会进行实操,一个个都像是拿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几乎每天,吃住都在厂区里,废寝忘食。
他们要对得起自己拿的高工资,更想要早日看到自己生产的腾龙系列飞行器,充斥在种花家的土地上,拳打拨音,脚踢空壳,成为世界第一的航空器生产制造企业!
从各大国有航空企业里出来,跑到这么一架私人企业,给资本家打工,他们为了什么?
为的不就是早日看到种花家自己的大灰机翱翔蓝天么!
至于高工资……不过是顺带而已,嗯,顺带。
……
工厂内,各种型号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多轴加工中心、多功能装配机械手,大批量地堆集在生产车间,工程师们只需要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调整方位,稳妥摆放就行。
生产线基座和导轨,同样有图纸在手,直接和冶金设备配套在一起,集中导入,最终一体化成型。
所以这几天的工作,尤其忙碌,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和几个月前的一片空旷所不同,如今的飞行器的制造中心内,一体化生产线已经成型:几百台魔改的多轴加工中心,数百座大型机械手,几十台超大的组装吊臂,有序地放在制造中心内,这种场景,任何人看了,都会有种心潮澎湃之感。
这就是大工业之美啊,即便是最骄傲最挑剔的工业党,看到刘青的这座制造中心,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脉动生产线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这座生产线,已经超越了脉动生产线一个时代!
就在整个种花家的网民们还沉浸在商飞的9幺9首次商飞成功的时候,就在全世界的航空服务公司,都在想方设法从空壳和拨音两大灰机生产巨头手中拿到优惠客机订单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种花家大西南的江州直辖市的一座偏僻的区县工业园内,青东芳航空制造有限公司,正悄无声息地,开启了航空事业的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掀起的惊涛骇浪,注定会惊爆无数人的眼球。
即便是种花家那几位一直支持刘青的老人,也没有想到,刘青这厮的动作,竟然如此大、如此快速,以至于等到工业版的腾龙系列飞行器都下线了,这才后知后觉。
至于其他人,更是对刘青的大动作不得而知。
一来自然是保密严格,二来,刘青修建飞行器制造工厂,是打着某亚迪汽车新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厂的旗号,有船夫哥的紧密配合,几乎是万无一失。
是啊,王船夫是刘青刘大教授的老舔狗了,为了跟刘青做邻居,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汽车制造厂建在得干工业园,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么?
毕竟,某亚迪的汽车销量如此火爆,反正都要扩产,在哪儿建新厂不是建啊?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刘青大张旗鼓地宣传,恐怕也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愿意相信。
种花家的9幺9都还没有搞明白呢,你刘青刘教授确实厉害,但也不能开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