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闻言,咧嘴一笑道:“师父过奖了。”
摇了摇头,老君道:“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都是这般境界了,惫懒的性子竟是分毫未改。”
李律道:“所以我还是嘛,若连性子都改了,我还是我吗?”
老君闻言点了点头道:
“还算机灵,没有丢掉自我,不然老道可就白请天尊了。”
一指蒲团,老君道:“坐下说话吧。”
李律这才在老君身旁坐下,细思了片刻后,才对老君道:
“师父其实大可不必为弟子劳动天尊,本自无中来,复归无中去,有何不可呢。”
老君摇头叹息道:“你到是境界高妙,舍得下一身诸位,身与道合又岂是那般容易,大道何其广播博,区区混元如何能真正与道相提并论,混元尚在道中,要不然如何元始天尊一句话,便将你境界打落,退出道境来。”
轻叹了一口气,李律道:“弟子又何尝不知,只是经此一遭,弟子想了很多事,相较于如今神仙妙境,弟子其实倒有些怀念那个世界了。”
“哦?”
老君来了兴趣,摸着胡须道:
“你且说说。”
李律面色适然,目露回忆道:
“那个世界很精彩,虽说神仙绝迹,但人道兴盛,人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强不息,不像如今,天下百姓将希望寄托于上天、仙佛,虽说那里物欲横流,但民智不失,细数过往百代,无如那个世界者。”
老君点了点头道:“可称盛世也。”
李律道:“若是知足常乐者,在那个世界会活的很幸福,我等仙道中人,有些时候还不如他们活的精彩,活的洒脱。”
老君仔细看了看李律,随后说道:
“你这是境界退转,在天道与人道之间纠缠往复故生此心,其中必有原因。”
李律道:“什么都瞒不过师父,弟子在道境中,看见了早已消散的小李,他如我一般,与道相合,本以为再无相见之日,不想在此境界又得相见,弟子一时不知何谓有,何谓无。”
老君道:“有无是什么?强名而已,不过是相对的两种情形罢了,你能朝有,便当见无,既见无,那无便有化作有,凡能为你所感知者,均属于有,不能感知者,均属于无,然而常人谁能看透有无?便是生死也看不透,所以这是你功行到了之故,到你这般境界,有与无,并不重要了。”
李律这才若有所思,老君之言就是,功行到了,一切都不是事,旁人眼中不可思议之事,对他们来说,不过等闲罢了。
“既然如此……”
李律皱着眉头沉思时,一个念头漫上心头,顿时便挥之不去,抬头看着老君,眼中直冒出光来。
老君道:“这般看着老道作甚?”
李律道:“弟子想请师父去看看那个世界,不知师父意下如何?”
老君眉头一挑道:
“倒是有些意思,不过莫急,老道还有些话,要与你交代。”
李律闻言,正起身来,老君挥退了侍立的童子等人,这才对李律道:
“三清天尊有意超脱出去,回归真正大道,然三界六道不可无人坐镇,三清若去,只怕三界将乱,故尔等三清门人,大罗之仙,混元道中的圣贤,当精进道业,以待三清天尊选出接替之人,你当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