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幽庭院。
风过水远,竹青光微敛。
嬴政身着一袭白色羽衣,外侧更有纯白披风散披于肩,黑金色的腰带束缚腰间,伊然是一幅翩翩君子的模样。
两簇青丝静静披散至肩,只有在微风吹动时,才会微微飘扬。
他的俊逸脸颊被一张银白色面具遮住半边,只能从面具的缝隙中看到两颗有神的光芒双眼。
这气质,是霸气,是王者般的孤傲,还夹杂有一分求解的急切。
如果说嬴政是纯粹的傲然,那么韩非就是真正的君子。
紫衣蹁跹之间,运筹帷幄于外。
他的眼神永远都是那么淡然,但又能洞悉人心,看到最深处的本质。
他的话语,他的行为,永远都能带给身边人心灵的力量。
他的气质,他的想法,就像是流沙中最坚挺的一道光芒,指引方向。
定要从这韩国的重重迷雾中,冲出一片天地清明。
张良则是安静地侍站一旁,静静看着两位杰灵交流。
今天,韩非把他带来,也主要是为了增长见解,明晰风范。
谋圣已初露锋芒,但还需经历积淀。
“我曾听人说过,身处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狭小的天空。我很好奇,身处这般小小的庭院,如何能写出谋划天下的文章。”
嬴政负手而立,背对韩非,双眸凝视天空,率先言语,格调拉满。
这句话虽是疑问,但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霸气,不容拒绝。
这,就是王者的风范,是天下最强大君主的傲气与荡然。
他虽求贤如渴,也还要看看韩非有没有真正的本事。
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井蛙不可语海,拘于虚也。一个人没有真正的见识,又怎能看透天下的本质。
不过韩非,永远都不会让人失望。
只见他眼带笑意,嘴角也上扬起一丝弧度,乘风而立:
“有些人没有见过汪洋,以为山河最为壮美。而有些人仅凭一片落叶,便可知晓整个秋天。”
“行万里路,便可知天地之广阔。我,曾经流浪。”
这,就是答案。
一叶障目,亦可一叶知秋。
区别在于,人不同。
见得多,行得远,亦或是,行得远,才见得多。
游历诸国,给了韩非难以言喻的底气与见解,拜师荀子,又为他的法家思想增添了最燃烧的薪火。
天法,地法,人法。世间的一切法则,总要有人去追寻答案。
“为何流浪,难道家国不容?”
嬴政语气已经有了些许变化,这个答案他很满意,韩非果然名副其实。
所以,一句家国不容,便是更深层次的疑问。
嬴政知道答案吗?他知道。
韩国早就是乌烟瘴气,本国人才纷纷外流,因为国内根本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
韩王安只想求安,只想醉生梦死,保留现状,不愿看到韩国有任何变化。
姬无夜把持朝政,组建夜幕排除异己,杀伐血腥,人头滚滚,清楚任何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力量。
张开地眼界狭窄,虽为文官之首,但手无实力,只能被动防守,表面上与姬无夜不合,实则暗中也有利益牵连。
这种昏暗的朝堂环境,破碎了韩国的生存希望。
比邻四国,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允许韩国再弱小下去。
韩非自也知道,但,这是他的国,他的家。
“为了,追求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