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2/2)

 推荐阅读:重生后,疯批美人被摄政王宠哭了从笑傲江湖开始融合诸天龙套的江湖在未来世界里当摆烂狂魔妙手小医尊一副眼镜长生从寿元将尽开始虐杀原型:席卷漫威斗罗:开局与千仞雪分手逆天而争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刘健此时已是站了起来,且他也是沉着脸,他也看向了曾鉴,沉声道:“曾尚书,现在是说这些事的时候么?事尚未做,何谈责任?莫不是你便认定我等众大臣已是无力处置赈灾的事了?

你可知,若是赈济真的出了纰漏,将会有多大的事发生?灾情后续且不论,便是马上涌进京城的灾民,便将对我大明京城造成极为严重的冲击。”

曾鉴气笑了,他反而不想说话,脸色突然平静下来。

他知道,刘健不是说他一个人的,但他无法接受,刘健用他来开这个头。

也就是刘健,年龄比他大,官职比他高,资格更比他老,曾经还对他有过些恩惠,他勉强按捺住,未公然同刘健争吵。

刘健大概也知道,不能太多,一番呵斥之后,他声音缓了缓,望向了其他人,道:“方才李学士说的极是,现在开始,所有的衙门都要配合赈济之事。

我等今日在此,便是要定个章程,向陛下禀报,也同时要安排下去,让具体负责的人执行起来。绝不能有丝毫意外发生,否则,休言他人的罪责,我等首先便该是要论罪的人……”

众官员明白了刘健的意思,此时皆是默默点头。

刘健此时也不再想着所谓议了,他干脆直接乾纲独断,开始一部一衙的吩咐起来。

大多都是往年赈济的惯例,虽说不上多好,但至少不坏。被点到的人,也是纷纷点头应了下来。包括被点到的工部,曾鉴也是没有犹豫便应了下来。

前番赈济物资回了广积库,再拿出来,也不值当什么,国家的东西,不就是要用在国家和民生之上吗?大不了,他将工部的人皆调动起来,也只是多累一段时间罢了,既做这个官,为朝廷和百姓做事,更不值当什么。

可众人渐渐发现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刘健直到最后也没提。

周经想了想,便问了出来,道:“刘阁老,容下官问一句,若是涌来的百姓多了,除原本拨付的五万石米粮,是否还要另行追加?”

周经的话音刚落,马文升也跟着问起:“刘公,老夫也想问一句,若灾民来到京中,涌到城门外,该怎么办?是放还是拦?若是放进来,该如何安置?”

随着两人问完,众人也是心中点头,这问到了关键的点上了。

所有人的目光皆是看向了刘健,既是内阁首辅做决断,那这关键的问题,也必须由你内阁首辅来做出决定。

刘健拧了拧眉心,心中也是犹豫了片刻。

凭他多年来的从政经验,他估测,此次灾民人数定然极多。

而上述两个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且无论如何决断,都存在弊端。

故此,他秉持先易后难,先把赈济的框架定下来,才准备和众大臣议一议这关键性的问题。

可如今被人问起了,且众人皆是一副为他马首是瞻的架势,此时此刻,似乎也只能由他再决断一次了。

不过,能在弘治朝被世人公认善断的他,决定下来的事,魄力毋庸置疑。

只是片刻,他便面色坚定下来道:“周尚书,前番五万石,既是已全部拨付下去,便当全部用在赈济之上,且在未曾用罄之前,户部不得再轻动。从此时开始,户部必须理一个补进的章程,或是从陆路调运,或是从京中商贾处购买,户部自行处置。”

周经凝眉道:“刘公,通州、天津卫至京城的道路,已是全部堵塞,想大量调运,几乎没有可能,即便是勉强运送一些,其成本也将是天价。而京中商贾,能有多少米粮,下官更是无法掌握,且如今市面上米粮的价格番了几番,户部……”

“不用说了!”

周经阐述的困难还未曾说完,刘健已是摆了摆手直接打断道:“成本再大,该办还是要办,如何施为,你身为户部尚书,当由你来决断……”

“刘公……”

周经还待再言,谢迁此时突然插了话道:“周尚书,据谢某所知,前些日子,寿宁伯不是从京中商贾处买到了米粮近万石吗?还有,自那以后,那家商贾一直在稳定的售粮。虽是价格亦比平常贵上很多,但总算能起到稳定京中的作用。

你看,方法总是想出来的,你是户部尚书,比起寿宁伯该是更容易些才是……”

周经斜睨了谢迁一眼,心中颇为不喜,便要反驳。

李东阳一见不对,赶忙先是开了口:“周尚书,寿宁伯能做的,我等亦可做。值此危机时刻,只要不违背律法,任何身份皆可用,任何方法皆可尝试,不如,周尚书回头和寿宁伯联系交流一下。”

周经心中轻叹,他明白李东阳的意思了,说实话,他有些不愿,但已是说到这般程度,他这个户部尚书,也确实要有些担当。

于是,他只能勉强的点了点头。

见着周经点头了,刘健也是稍舒了口气,这才看向马文升,继续道:“马尚书,无论百姓多少,暂时都不能放进来。前番数万灾民已是出了城,城中秩序才稍微稳定一些,若是此时再有灾民涌入,对朝堂对京中的秩序,皆不是好事。目前城中丝毫无有准备,也无法安置。无论如何,我等当首先保证京城不乱,再谈其他。”

众人沉默了,不放灾民进城,则意味着城外奔波一夜在寒冷饥饿中挣扎的灾民不能得到及时的赈济。即便是在城外给了部分安置,但灾民的心里可能亦会有想法。

可刘健说的也很对,一旦放进来,对秩序和市面的冲击,更是极大,若是此时再碰到些胆大的人,必然要会生出乱之来。灾民乱起来,后果太可怕的,那可比死几个灾民严重太多。

但是,这样的决定也担着风险,灾民倘若在城外出了事,要受问责的,不是一人两人了。

“本官同意刘首辅的意见,不能放进来。不过,在城外的安置,要迅速有效率,需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李东阳沉声开口道。

“我也同意。”谢迁也是沉声道。

内阁三位大学士都表了态,其余官员也只能纷纷点头附议。

然马文升却是皱眉道:“然则,便让数万灾民在城外冰雪寒风之中忍饥挨饿的站着么?”

刘健沉声道:“那么马尚书告诉我该怎么办?你是兵部尚书,你告诉我,如果我们允许灾民进城,你可有把握保证京城不乱么?你要用军队约束这些灾民?

若然他们乱起来了,甚至逼急了四处抢掠骚扰,你兵部如何解决?镇压?安抚?或是杀了?若是如此,死的人比在城外冻死的人是多还是少?造成的影响是大还是小?”

面对刘健的连番诘问,马文升沉默了。卫戌是京营兵和各杂牌军队,包括兵马司的事,他作为兵部尚书,名义上是最高统帅,但其实真要出了事,他的责任并不大。

可事实上,也是这个名义,他这个兵部尚书不能反驳刘健所问。

李东阳见马文升不答,缓声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我们必然会救百姓,但是只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一步步来了。”

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除此似乎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蹬噔噔噔~”

值房内短暂的安静,使得门外突然传来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众人下意识的看向了门扉。很快,脚步声没了,跟着便是略为急促的敲门声。

“进!”

“禀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陛下派人传了口谕,召三位阁老进宫议事!”

刘健吁了口气,摆了摆手,让属吏下去,道:“若无异议,便这样吧。老夫进宫向陛下禀报。诸位按方才的决定,各自安排去吧!”

众人纷纷点头,起身便陆续出了值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