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取渤海不谋而合
“对了文若,不群的婚事操办的如何,可得提前与我知会时间,大喜之日定当好好宿醉一番。”刘备突然想到这么一茬,目光瞥向一旁的荀彧。
“早已挑好了良辰吉日,不过依在下来看,主公与其心切不群的婚事,多与主母努努力,早日添下子嗣才是要紧啊。”一直正襟危坐的荀彧这时开口道。
一针见血的言语几乎转眼让刺史府中因袁绍而搅得凝重的氛围缓和了不少,张飞这个时候也扯着嗓门开口,乐呵道:“就是说啊大哥,不群这小子的喜酒反正逃不掉,你和嫂嫂尽早给俺老张添个侄儿才是要紧事啊。”
刘备自然不会给视为心肝的荀彧脸色,他瞪了一眼满嘴吐不出半句正经话的三弟,直将张飞吓得缩起了脑袋,他这时才缓缓收起‘凶狠’的目光,转而转过脑袋看向荀幽,另起话题道:“记得当日与师弟随行来青州的还有个扶风法家的后人,听奉孝说他性子张扬傲慢,怎么我前日见了一面看起来拘谨得很,把他当做第一批学子丢入学馆,不群你可得交代人好好看护,莫要怠慢了。”
荀幽眉头一挑,想到那一日法正在他眼前口出狂言的模样。拘谨?主公是不是对他有什么误解?还是说法正这小子演技高超把他们都给糊弄了去。
郭嘉没告诉他那一日的后续,荀幽自然不会想到当日自尊心正强的少年被一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家伙狠狠碾压了一通之后的那种屈辱感。
先前有多狂妄,法正心里就有多害臊,更别说来了青州亲眼见到诵念经文像喝水一般的诸葛亮,看到了仅仅七八岁的年纪对精神力把控就快追上他的陆逊,法正只觉得过去他在扶风的满身傲气是那么可笑。
所以在见到一脸和善的刘备之后,他哪里还傲气得起来?
“主公放心,亮在学馆与法兄互为同窗,我会多多注意他的。”
荀彧身后,主动要求多来刺史府耳濡目染的诸葛亮端正地跪坐着出声道,明明只有十岁的年纪,他看上去却像个小大人似的,老成地浑然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孩子。
刘备摸着短须,笑意盈盈地看着长得就一脸讨喜模样的诸葛亮,眉清目秀的外表搭上手里紧握的羽扇,再过十年等到及冠的年纪,指不定就又是一位青州的栋梁。
他笑不拢嘴地点点头,满意道:“小军师既然开口保证,那我自然是放心的,除了法正以外,切记还得多多照看下陆逊,万勿不能让他借伯喈先生还有康成先生的名头在学馆为非作歹,这青州人才的摇篮可不能让他搅得乌烟瘴气了。”
“亮且记下了,不过主公,眼下依亮所见,学馆之事倒是其次,袁绍如今意图谋划冀州,以亮之拙见,渤海势必空虚,现在去取渤海如何?”诸葛亮没什么结巴,言语之流畅像极了官场的老人。
明明在刺史府每日待在先生荀彧的背后多日,今日只是他第一次进言开口,不过这一出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把在场众人都吓了一跳。
郭嘉饶有兴致地屈起手指,不断敲打着桌面,撑着下巴道:“小军师,这话是文若还有不群教你的?总不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吧。”
“奉孝,你这话什么意思,你素来知我脾性,我悉心指点的弟子会让他做出这等事情?这孩子年纪轻轻,便多智近妖,有时候经文理解连我都要与其深究一二,我想这大概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荀彧朝郭嘉皱了皱眉头,对自己教授的开山弟子,他可谓是倾注了全部心血,怎能容忍一个没个正形的酒鬼随意指摘,就算是戏言那也不行。
“先生过谦了,没有先生的悉心传授,亮的课业精进绝不会如此迅速。”诸葛亮朝荀彧拱拱手,旋即满脸真诚地直视郭嘉的目光道:“郭从事还请放心,这个点子不过是亮天马行空的一个想法,孩童戏言做不得数,若是觉得不可行,权且当句玩笑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