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出了沐英这档子事,朱樉想要低调发展的计划,彻底泡汤,他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大计,制定出适合目前形势的新计划来。
一个月后,沐英因为与费聚联名上奏的事情,轰动朝堂,老朱八百里加急,分别给已经派出去的使团和沐英,分别发了一份圣旨。
给沐英的圣旨,是让他将兵马交割给费聚暂时统领,立刻快马回返应天府述职。
另外一份给使团的圣旨,则是告知沐英之事,让使团进入云滇之后,便宜行事,不必再拘泥之前朱元璋嘱咐他们的要求。
被老朱派往嵩明城使团的官员们,看到这样一份圣旨,一个个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对自己嵩明城之行,感觉到凶多吉少。
可是圣意难违,而且这次朱元璋为了彰显大明天威,给使团专门安排一千禁军从行。
也就是说,使团不想去也的去,去也得去,可等到使团人马,真来到嵩明城外,看到嵩明城宏伟的城墙,一个个全都傻了眼。
使团主使和副使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苦涩。
“大人。”副使眼巴巴瞅着主使,“看来咱们这次嵩明城之行,怕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主使此刻还张大着嘴,盯着嵩明城高耸的城墙看,听到自己副使说的丧气话,摇头叹息道:“是又如何?来都来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听到主使这番话,从行的使团使者们,一个个更是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都蔫吧了。
事实上在众人没接到朱元璋的旨意之前,大家还认为,等他们踏入嵩明城,彰显大明天威,能够镇住对方,从而攻心瓦解对方心态,最后达成谈判的目的。
可像现在这种,沐英跟嵩明城交战失败,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把握的事情,寄望于使团能够力挽狂澜,那不是扯吗?
而随着使团继续靠近嵩明城地界,嵩明城四处所见所闻,让他们又是大开眼界。
在来之前,使团所有人都认为,嵩明城不过是蛮荒之地,地广人稀,不过是一群乱民被逼无奈之下,搭建成一座小破城,根本不足为虑。
可是眼下来看,一块块如豆腐块般,被开发出来的良田中,满是劳碌的身影。
高大的嵩明城墙,比应天府看着还要气派,最主要嵩明城里里外外不断有人进出,从这些人的脸上,使团中的人,就没看到有哪怕一个,是脸上不带着笑容的。
这样的城市,这么多的人口,这真的是朱元璋嘴里说的不毛之地,蛮夷之城吗?
使团的人心乱如麻,随着他们持续靠近嵩明城,就只见嵩明城城头人头涌动,城门口呼啸而来一大队骑兵和大批步兵,蜂拥而来,将使团团团围住。
“来者何人?前来我嵩明城作甚?”
随着一声暴喝,现场气氛瞬间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