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水泥路一旦修建成功,就能成为直插草原的利刃,前朝汉武帝之所以能北击匈奴成功,秦直道功不可没。”
“但直道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一遇天气恶劣情况,便无法发挥其作用之万一,但如果将直道上铺设水泥,等待水泥凝固之时,便是北元小朝廷覆灭之时!”
“至于御史大夫刚刚所言,不过都是危言耸听罢了,纵观前朝历史,但凡哪个朝代能够重视直道,或者直接使用直道的,基本上都能做到对北境胡人压制的效果,比如汉唐。”
“而不重视直道的朝廷,必然会经历亡国灭种的遭遇,比如北宋南宋,陛下英明神武,必定能够看清楚其中利弊得失!”
朱樉一番侃侃而谈,在场众人,包括老朱在内,都是饱读史书的人,只要稍加思忖就能够明白,朱樉所言,句句属实。
像他说的,前朝凡是能够主动对北地胡人发起进攻的朝廷,基本上都是靠直道出塞发起攻击,而荒废直道的朝廷,无一例外都落得被北边胡人所灭的下场。
靖康耻,陆秀夫背小皇帝跳海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老朱想通其中关键,不禁微微动容。
而这时候,徐达也站出来,冲朱樉一拱手,“陛下,秦王殿下所言,句句在理!”
“我大明与北元之间,如今是我强敌弱,但北元对我大明,从来都是攻多守少,所以加固边防城墙,修建直道确实是迫在眉睫。”
“一旦拥有水泥路面的直道,我大明便能够不管在任何恶劣天气条件下,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兵马辎重,届时不管对北元攻击或者防守,都能够从容应对。”
老朱仔细听完徐达的话,缓缓点头,“魏国公所言,深得咱心意,那就……”
“陛下!”胡惟庸这时候插过话来,噗通跪倒道:“陛下,修建直道,兹事体大,国库如今空虚,一旦重启修建直道工程,那对我大明又将会是加上一道沉重的枷锁。”
“丞相大人想说什么?”徐达这时候变得刚硬无比,“我大明如今,每年遭受北元人屠戮劫掠,损失的银钱何其之多,难道那些丞相大人都看不见吗?”
胡惟庸大急,他刚的话,其实主要目的是为陈宁说话,转移老朱的注意力,一旦在直道这事儿上纠缠不休,保不定老朱事后找陈宁算账,可他没想到自己一番话却激怒了徐达。
“陛下!”徐达拜倒在朱元璋跟前,“臣已经年迈,但臣想在有生之年,将北元彻底消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稳祥和的天下,让天下万民,能真正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时间。”
“长痛不如短痛,修一条直道,把剑插入草原,让草原上那些人时时刻刻都担心我大明天师打过去,让他们百年以后,依旧臣服我朝,这才是臣的夙愿。”
“臣不希望,臣百年之后,我大明边境,依旧时时刻刻都活得胆战心惊,时时刻刻担心北地胡人的入侵,更不希望陛下与臣的子孙,还要上马拼杀,甚至马革裹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