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澄传给羲皇的下乘和中乘丹道,都可以用这灵气修炼,达到长生久视,证道成仙的境界。
至于这最上乘的丹道,却不是用灵气修炼的。而是用回光守正之法,有中似无,无中似有,感悟神火,凝聚真阳,回光返照。
此法虽然不取天地灵气毫毫厘,但却需要天地有灵气的环境。乃是借助天地灵气的环境,感应体内元神,然后用回光守中法练成元神法身。
元神法身一成,则识神臣服,即可以精水、神火、意土无上三宝练就金丹大道。
按照自家先祖书中所言,他虽然有此法,可惜那会天地间的灵气几乎若有若无,所以这最上乘的金丹大道练不成,并不是他不给力,而是老天不给力。
如今这大荒界,各族的后天神灵成神都是通过修炼混沌之气,只有人族是通过修炼五行真气成神。
按照羲皇所说,这个世界的混沌之气几乎无处不在,浓郁到了极致。只是这混沌之气清浊混杂,导致人族无法修炼。
如今有了姜澄提供的阴阳祭炼之法这个思路后,羲皇便亲自验证过,混沌之气确实会产生浓郁纯正的灵气出来。
既然混沌之气中确实含有灵气,那姜澄只需要练一练这回光法,便可知道这最上乘的金丹大道之路能否修成。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金丹者,并非实物之相。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
这所谓的金丹,并非真的就是一颗丹丸的模样,只是一种比喻而已。
其修炼的原理,乃是性命双修,逆转阴阳,致虚守静的内炼之法。
这第一阶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便是百日筑基。
人初生时,本是阴阳合一,天理浑然,四相相合,五蕴皆空,一性圆明,虽有眼耳鼻舌之具,却无色声香味之知。
但渐长世欲日开,明化为昧,识神用事,六贼癫狂,眼贪五色,耳贪五声,鼻贪五香,舌贪五味。
百日筑基,就是要用百日时间,回光返照使元神再现,炼养精气神三宝,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
这个过程,关键在于炼己,炼己的过程,就是筑基的过程。
在通过大医令和羲皇沟通之后,大医令随即以他的重孙想要拜入青华教为由,把姜澄送往了崇山的青华宫。
这样一来,姜澄就可以无人打扰地闭关修炼。同时崇山土地的存在,也能极大的保护姜澄的安全。
姜澄又给羲皇以及田神叔均都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们自己快则需要半年,慢则需要一年之期才能出关。
告知羲皇和叔均期间青华教所有事务,羲皇可自行决断之后,他就开始了闭关。
其实经过大医令的各种丹药调养,姜澄自身的精气神已经是三全境界了。
他只是需要把自己的神识归于清静而已。
正所谓:“己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亦为元神之别名也。”
姜澄就这样用回光守正法,返照元神百日后,终于火候到了。
一点光珠,有中似无,无中似有,凝聚在了姜澄的识海之中。
这点光珠成就后,姜澄只觉自己的气息绵延不绝,神情愉悦舒畅,好像处在微醉之中,沐浴之后。
随后又觉万籁无声,一轮皓月高悬中天,四周一片光明,全身上下充实无比。
顷刻之间,姜澄竟然就越过了金华初露、金华绽放两个阶段,直接达到了金华大凝的境界。
到了这个境界之后,姜澄就迈入了炼精化气的阶段,此阶段又称小周天,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为气。
此法乃是用神识力量使精化气,复使气自会阴、尾闾溯夹脊上达泥丸,再下至丹田,如此反复运转,称为“河车通”。
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选鼎炉,然后将所产之外药、内药、大药等采药入炉,然后封炉运炼,结成丹田黄芽。
这个阶段,可分为采、封、炼、止四个阶段。
但姜澄的上乘丹法自然就有所不同,在金华大凝之时,姜澄心神运转,把意识降临到了法坛空间之中。
这空间之所在,飘忽莫测,虚无高远,正合太虚之相。
这大荒世界,混沌之气阴阳未分,正和太极之相。
以法坛空间为鼎,以大荒世界为炉,以此鼎炉,练就无上金丹。这才是法坛空间的真正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