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看一眼,那里坐着镇委的领导班子。
斜前一眼,坐着的是建投系统的高管。
左看一眼,是要在南镇拿地搞房产的珠宝大商。
右看一眼,是持着流通脉络的物流巨头。
他再往外看,遍布着五湖四海的经销商大佬,一个个自带渠道自带销网的雷石捧场人!
很多人他都打过交道,他所在的灯饰园也时常跑深州、偶尔去梅江,但此时此刻,那些目光遍绽锋芒,没有人乐见这个起身,莽撞无礼甚至有些智力障碍。
他站起来的脾气,源于一种习惯,一种近年来养成的,有人敢逆就要挥斥的习惯。要说最大的习惯,在于他习惯了没有雷石,习惯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习惯了合纵连横、习惯了俯望。
四空的冷寂和目光让他意识到,别说放肆造次,今天这个台场,插一句嘴都是冒犯。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惊起的举动,足以说明这个人几乎是第一天来南镇,老油子们都知道,那不是该表露的情绪。截了半道胡便以为通盘吃定,一个不知南镇前半程的人,再是旋转再是跳跃,都是小丑!
这些人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雷石的“回归”,他苏清石有山河老友,他苏清石攥着人们的千万大单,他苏清石还总能一边闯着自己一边携着南镇。
管它是年轻的天赋还是年长的火候,管它是年轻的思前也是年长的念旧,不管怎样雷石屹立着,一如单杠闯东江,这口气从未离开苏清石,行可以缓、烈不可变!
在人们都沉溺于第一届灯博会的热腾时,苏清石登上了航班,没有这些,谁能量得出津古源与黄浦江的距离。熟知苏清石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没有圣光,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步都在找雷石与南镇的平衡,在他看来,这就是合格的企业人。
包括这场世博之旅,先以万家灯火为始,日后再看百般演绎。
雷石之沉寂,不过是少了从前那般在南镇的动作频频,在另一个层面,雷石在这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底,年销已破三亿,四区重组爆发势能,这是新雷石的新话语!
那人落座之后,带着炽烈的目光望向郭玺,可不知何时起,郭玺已是一脸的猪肝色,看到对方坐下,隐约间舒了一口气。
而离得很远的唐拓陈北中等人,按在桌子上的手指没有规律地点动起来,津古源的大户们面色如常,目光却各自闪动起来。
这一桌子人都满心在期待郭玺的大礼,但观了又观瞧了又瞧,仿佛上了锁。
郭玺深知,这个场合不能有异动,这不是生意场也不是灯饰圈,无论投资经销和生产,雷石此举所灌着的信心是每一个系统都愿意看到的。
但事态未必糟,退一步讲就算雷石入了万家灯火,充其量是环中酝酿,不由它始不由它终,以当下的局面,勒住口袋保不齐还有大餐可食。
只是他忘了的是,闵松岳的“第三喜”。
还没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