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故人一杯酒(2)
当年离开南镇后,常宝河走得并不顺,本要在宁城扎根却遇到宁城灯饰有史以来的最大动荡。之后他去了温岭,在明帝灯饰大市场租下了用地,然而好景不长,高额的租金让他再度迁徙,一路向北寻找新的立足地。
也在这段时间,常宝河彻底告别了建厂做灯的心思,他和那两地出走的人一样专注起来中间商的生意。他们这批人以山河四省为大本营,成立了一个合作经销团体。
他们的人手活跃于每一届灯博会,专挑磨砂玻璃吊灯和同材质的吸顶灯,主打中低端市场。
常宝河这个与苏清石同时入行的灯饰人,很快就在内部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了话事在握的人。他熟悉南镇,更熟悉南镇的价差,只要循着他的基码进行谈判,合作商们少不了切实的大利润。
像常宝河他们这样的经销实体,国内不说上千也有几百,这是经销商之间的抱团取暖,以求能在厂方面前说话更硬气。
但这一切因华夏光通的出现而被打破,市场出现了寡头,庞大的体量只认自己的规则。他们扛着备受同情的飘零者大旗党同伐异,逼迫这些次级更次级的经销组织,要么改头换面做华夏光通的门脸,要么就莫怪被孤悬一处。
说起这些不遮不掩的行径,常宝河却非常平静,他一手抄着口袋、一手夹着烟支,仿佛讲的并不是什么坎坷,就好像一趟差旅、一场谈判,都只是过往普普通通的一部分。
他的语速也变得很慢,眼睛不深沉也不锐利,眉宇也不似从前挑着蹙着。二人并肩向厂区走去,看到今日如灯火长龙一般的济王滩,常宝河仍显得不波不澜。
两个人坐在接待中心的一个包厢,在靠窗的地方把窗子打开,今夜月如玉盘、暖风拂面。
不多时,桌子上有两瓶酒六道菜,有熏鱼有蹄髈,还有清爽的下酒小碟。一瓶酒分成两大杯,满溢的酒花慢慢平息直至澄澈,窗外水银光、美酒玉无瑕。
常宝河的变化,苏清石尽看在眼里,反过来也如此,他看得出苏清石的沉闷。当年我们想的是,能不能找找关系在滨城之外立个据点、这种配件如果成吨买进能便宜多少钱。
而现在,牵人心的都是局面、势头这种没法填空的问题。况且雷石的家业大而类多,就算是三头麋鹿拖雪橇,还要平衡个劲力不是吗。
“清石哥,你现在迈左脚是错的、迈右脚也是错的,只要你踏出步子就会有另外一波人不满意,还会把雷石搞得像风幡一样。盛耀联盟和华夏光通吃定了南镇宁愿躺着死,也不能自生乱,真正投鼠忌器的是镇上。”
苏清石点头道:“镇上最大的思量就是保招牌,不惜一切期望平稳过渡。”
“你要是信我,就把事情交给我。”
“你打算怎么做?”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在南镇的系统之外,不管我说什么话都只代表我自家的利益,我是要赚钱养工人图生计的。所以说,在我这里就是大家都不容易,在你那里就成了背离行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