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全标段
纳赛尔一行参观了星光联盟总部,并在位于顶层的技术中心观摩了LED驱动系统等。天近午夜的时候,人们围着一张圆桌坐了下来,雷石为此行举办了隆重的晚宴。
宴席开始不久,纳赛尔便把话题引向了公园大厦。
这个四十多岁的阿拉伯人,目中经常透着一种思索,给人的感觉他很少直视别人,也从不大段大段讲话,甚至只是蹦着一个个词。
说起公园大厦的时候,他也只问苏清石有意无意,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做了一个砍下去的手势,旋即另一只手补到了砍下去的位置,说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企业,置换。”
武思诚内心一喜,阿拉伯人肯开这个口子实属不易,也就是说他们默许雷石与已经参标的国内光化企业进行私下操作。
最简单的便是,雷石与其达成互补协议,届时到了竞标台面的时候,雷石可以作为某一企业的技术方参与角逐,这不仅让雷石登上了舞台,且完全不影响在阿拉伯土地的发挥。
这也从侧面看出纳赛尔等人对雷石水平的认可,眼下投标窗口已经关闭,以雷石之名竞标已经没有手续空间,这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当下境况能赏这种脸面的,放眼全球也不多见。
至于怎样和参标的中国企业谈,武思诚纳赛尔等人都觉得问题不大,要是能突出重围,该顶名的顶名、该分利的分利。以雷石对自己的信心,这根桩子一旦砸下去,保不齐就是遍地开花的导线。
令人意外的是,在听到那句话之后——
苏清石不假思索便摇起头来。
“每一家去竞标的中国企业,不论技术还是设计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认为这个方案不妥,如果可以的话,雷石只会以自己的名义竞标。”
纳赛尔闻言微微一怔,而后淡笑出来,“时间、规则,都不允许。”
“既然各位在此时还能来南镇看灯光节,我认为一切都还有弹性。各位更该清楚的是,企业与企业间所谓的互补协议,从来不是一凹一凸那么简单。雷石可能要花半年的时间不断谈判,到那时还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雷石自身也没有时间和同行们你来我往,这场灯光节我们还将迎来东非、北非商团以及莫斯科、贝尔格莱德的两个工程团队,已经确定的是,我们要做乌干达总统府的整体灯效。在国内,我们已经接了大唐不夜城、威斯汀灯光秀和滇西古镇灯效,雷石全部的精力都在产品开发。”
纳赛尔等人沉思起来,这些话令人体会颇多,最起码不太符合来中国的审视姿态,这也让第一次来南镇的武思诚满心惊异。
这眼前人的情态让他有些陌生,在迪拜的时候他就像手无寸铁,大大小小只要能牵上线他都谦恭以待。可当来到中国的时候,倏然之间声势悍烈,一边招待着众人一边强化着自我,整个人的精气焕然一变,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场。
他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带每一支商团观摩十里灯光节,是一个固定的流程。包括技术中心的讲解,也包括此时此刻的晚宴,都是流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