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世界群岛
炎热的午后,一架直升机盘旋在海面上空,俯望这里,可见一个个水中沙丘。它就像沙漠绿洲的镜像翻转,让人大呼神奇。
迪拜人为了解决土地紧缺的问题,一是选择建造不断创造记录的摩天大楼,二便是把目光投向海湾,用岩石和海沙建造人工岛。
此前已建了三座棕榈岛,不仅坐实了世界上最金贵的土地之一,还让迪拜人的奇想,越想越奇。
此时雷石团队所看见的便是人工岛中的极致设想——“世界群岛”。
世界群岛最初的设计是建造七大洲,后来又意识到那般规模的岛屿不利于销售,于是改成了三百多个人工小岛。
这些小岛的位置关系,基本按照世界地图来设计,所以从它的效果图上,很容易看到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冰岛、阿拉斯加岛,也能从中找到“德国岛”“法国岛”等等。
这件举世杰作,代表着创意与奢华的新高度,但它的前景正变得扑朔迷离,迪拜人正在为他们在金融危机时的傲慢付出代价。
雷石团队的迪拜行之所以前置,是因为受到了拉赫曼的邀请,这个当时同游灯光节的迪拜人对雷石光化印象深刻,并且他很清楚,一旦雷石走进公园大厦时间,世界群岛只能沦为其次再其次。
群雄逐鹿阿联酋,没有几家是以作品扬名立万作为考量,每一家盘算的都是如果这是一个一百亿美元的项目,光化能拿到一个怎样的比例。如今世界群岛前景不明,即便它的构想再闪耀,都只是镜花水月。
但苏清石没有丝毫犹豫便接受了拉赫曼的邀请,提前一个半月来到迪拜,全力准备世界群岛的光化工程。
不同于惜字如金的纳赛尔,拉赫曼是一个健谈的人,作为光化招标的负责人,他的话充满对世界群岛的信心,世界群岛的基础阶段已经完成,投资者们会抢着来这里“瓜分”世界。新阶段的商业、绿化也正在全面招标,处处都是积极的信号。
一天的户外奔走,人的脸上敷着一层盐巴,强烈的日头刺激着脸庞,那种由内而外的火烫,一直到夜晚也不能消去。
在团队开会之前,苏清石与“二陈”先聊了起来,彭教授已退居幕后,陈世奇成为雷石光化的技术带头人。
苏清石早已看出人们对此行存在的疑惑,说到底便是大家觉得这样的投入不值得。如果资金链出问题,对这样的项目来说是无解的,结合各类传闻,人们甚至怀疑这会不会是全球独一档的烂尾工程。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灯效难度,恐也是雷石所历的独一档。三百多个岛,各自有鲜明的地理区位,北有格陵兰、中有苏门答腊、南有马达加斯加,除了冷的热的温的,还有根本没有时间考证的地域风情特色。
雷石人做灯效,与地域文化相融是一大理念,循过往来说这也是成功的经验。此时驻在各地的技术人设计人,都在依着相应的主题继续开拓,背书这两个字,凡是经历过丝绸系列的雷石人都已滚瓜烂熟了。
然而当前苏清石的一席话,却让陈晴远和陈世奇惊讶不已。
“当年我们做棠棣一品的时候,整个项目三期十二个组团,最终采纳的灯效方案是我们用了最少心思的整体方案。后来做听涛别墅的时候,山前还是水边都选了我们的波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