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图穷匕见
一周之后的午后,距离启标只剩一个小时。
二十三人的雷石团队,坐在一楼大堂做最后的调整。陈世奇来做第一标段讲标、陈晴远负责第三标段,人们的状态有所差异。虽说二陈也只有一周的时间,但他们的人手足够多,雷石光化的经验与案例也让他们急有急的办法。
这一天的苏清石,打了一条与中国结的颜色一模一样的领带。
人在非常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反而会激起一种亢奋的状态,一直到这根弦松弛下来,才会有极度的疲倦。
三人一语不发,不见紧张也没有轻松,以出奇的沉静,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韩国与西班牙的企业共花了九十多分钟,第三家便是雷石,人们起身走向三扇门。属于雷石的三标段同时角逐,在这各自沉默的氛围,一起踏上了前路。
苏清石步入会场的刹那便不由皱了皱眉,竞标各方独立讲标是业界规矩,所以在韩国西班牙的时候,雷石需要回避。但此时此刻,各大竞争方都坐在台下,把场子变得像招标启动大会一样。
紧接着,雷石的方案让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他的展示没有任何整体概念,完全以功能区的灯饰方案进行拼拼凑凑。
俗话来说,就是没有灵魂。
反观别家的方案,上来都先定一个大主题,有的讲新古典、有的说简欧风,由此一以贯之,也就是常说的提纲挈领。
具体的灯饰设计上,他们花了很大心思考究建筑形制,比如大厦整体轮廓的运用、基础设计元素的再现等等,也依此他们创造了很多辅助图形,大量使用在吊灯、壁灯、廊灯。
更巧妙的是,他们还融入了各自国家的设计风格,比如神话、幻想元素,可以说再现这样的手法,已被他们运用到极致。
但苏清石绝口不提中式,他只是逐一阐述光影的搭配,因为不需要灌输内涵,雷石的这些灯本来都很能打。
何必告诉别人这是中华名菊十丈珠帘呢,数百蕊丝像锁住了光,它本身的样子就极美极美。又何必阐述星梦系列所蕴含的中华古词,对星座的畅想亦是一种美好。
如果不同的人能从一盏灯,领会到各自认知之内的惊喜,那么这就是一盏无限趋近于完美的灯。
因为文化的沟通,是一件很费劲的事。
苏清石不肯多说的话,其内在是中式灯饰强大的包容,中国人的欲言又止就是最想说的话没出口,中国人的语焉不详,不是不懂而是不说。
放在灯饰上,放在新的博弈环境下,雷石根本无需讲解太和殿的整整规制,该讲的是蟠龙印花之美,也不用句句丝绸茶马,千年的浸染早有其定势。常言道越缺少什么才越要强调什么,比如连一个端午节的名头都要抢的国家,满目望去皆是文化自卑。
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天马行空的照明方案,没有被那所谓灵魂而拴住的照明解法。
主题这个东西,要辩证来看,它有的时候浑然一体环环相扣,也有的时候,它就像不分身高体重定制着同样型号的制服,只是一种让看客觉得用心的取巧而已。甚至可以说,为了证明一切都对,这是最不需要过脑的办法。
“雷石所认为更优的照明方案,应是执着于每处空间的光影,放眼哈利法塔,我们不该把餐厅和影院的光色等同对待。如果我们把哈利法塔比做一家之主,到头来它的每件首饰却都和衣着融入一体,那根本不会被人们看到,更无法被人们欣赏。每一盏灯都要功能为先,每一盏灯也都有它的个性,如果哈利法塔的温泉照明和国际中心可以同光同色,那么这场灯饰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