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陕西的当务之急可是那些匪寇啊。
即使有风险,但是这么大块肥肉摆在自己眼前,又如何能忍得住不伸手?
若是如此大好机会都不把握住,就枉为当官一场了。
说出去也要被天下官员们耻笑。
就在西安官员们大快朵颐的分金称银的时候,由陕西布政使向朝廷发出的陕西大规模民乱的奏报,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抵达了京师。
此时的京师整个官场氛围可谓是很压抑。
皇帝在与大臣们的斗法中刚刚获得了一场全面胜利。
内阁首辅直接彻底投向了皇帝的怀抱,剩余的两位阁老也在此次斗法中败阵,被皇帝压得死死的。
这内阁,几乎已经成为了纸糊内阁。
而皇帝也趁机对六部展开了大清洗,除了刑部与工部外,其余各部尚书几乎都是皇帝的人。
而皇帝还新增了个什么国资部。
不仅如此,这次户部与兵部合谋贪污巨额军费,也被皇帝揪出来了。
两部上百官员,全部被皇帝斩杀与东市刑场。
东市刑场的血腥味至今也未消散。
京师的百官们近日以来可谓是活的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务必压抑。
生怕什么时候锦衣卫就冲进自己家门将自己给抓捕了。
都在期待着接下来皇帝与南方集团的斗法。
期待着皇帝接下来在与南方集团的斗法中被打回原形,他们才能得以解脱。
这次兵部与户部遭到彻底的清洗,不仅空出了大量的官位,这些官位皇帝可以尽量挑选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人填补上去。
这件事交给了新人吏部尚书崔呈秀主持。
崔呈秀对于皇帝的心意理解和揣摩得很透彻。
所以在栓选官员上,也尽量按照皇帝的意图来。
只是,这满天下官员,符合皇帝心意的实在是太少了,这项工作对于崔呈秀来讲也并不容易。
但是,崔呈秀也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用排除法。
首先直接排除掉有各个党派标签的官员。
其次,崔呈秀排除掉在历年考评中被各个党派官员们称赞的官员。
剩下的这些官员们,大体上应该比较符合陛下的心意了吧。
接下来,崔呈秀又将那些曾经被各党派官员们污蔑挤压辞官或者罢官的无党派官员们纳入栓选池子中。
再优中选优。
一番折腾下来,崔呈秀终于初步拟出了一份名单,并递给皇帝过目。
朱由检对于崔呈秀栓选官员的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如此栓选出来的官吏不一定就都是好官,但是也总比那些各党派官员好多了。
得到皇帝的认可后,崔呈秀立即向全国各地发出了上百份文书,通告被选中的官吏们到京上任。
被栓选出来的这上百位官员,其中还在做官的占据一半份额,但是都是些七八品的小官。
还有一半是已经被迫回乡养老的官员,这些官员中也有不少此前官位不高。
也有小部分此前官职较高的。
为了给皇帝办好这次差事,崔呈秀铁面无私的忍痛舍弃了很多银子。
虽然皇帝在此次斗争中胜了一局,但是文官的贪婪惯性依然难以彻底压制住。
依然有不少官员暗中转着弯的给崔呈秀递纸条,希望用银子换来一个官位。
这次清洗户部与兵部除了腾出来一大批官位外,抄了这些官员的家,也收获不菲。
光是银子就抄出来三百万两,还不算被他们刚刚贪污搬回去的九十万两。
大大的扩充了国库,这些抄家所得也全都被朱由检划为军费专款中了。
有了这批银子的补充,边军军费又能多坚持三个月了。
给朱由检减轻了一些压力。
此外还抄出了不少的良田和不动产,但是这些一时间难以处理。
在皇权势大,文官压抑的京师。
突然间来自陕西的一份奏报,犹如寒冬中刺入一股春风。
百官们似乎从其中看到了希望,提前解放的希望,纷纷振奋不已。
这份来自陕西的加急奏折,是通过正常渠道传递的。
自然这道奏折还没到皇帝面前,百官们就先一步得知了奏折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