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皇党大臣们听到皇帝接下来的话语,心神一紧。
“功过不能相抵。”
“此前议定的那些改革方略,朕对于你们的推进进度很不满意。”
“希望接下来你们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
朱由检亮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还是改革。
虽然此事之前就已经定好了,也都安排下去了。
但是,这些人明显心中还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意真正的去大力推动。
这次,朱由检的目的就是要逼着他们去大力推进自己手中的改革项目。
同时也让他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将勋贵们狠狠的得罪,从勋贵们身上割肉。
“臣等遵旨,臣等有负陛下厚望,臣等知错。”
反皇党大臣们只能彻底吞下这枚苦果。
原来皇帝之所以暂时不去深入追究,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啊。
改革可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皇帝又不能亲自下场,而且皇帝一个人又能做多少事呢。
反皇党手里的两个改革项目,一个是整顿京营,一个是清查顺天府的田亩。
这两个改革项目针对的都是勋贵们。
勋贵们始终还是皇权的一个支柱,皇帝不可能亲自动手下刀子。
所以,最好就是借反皇党这把刀子去向勋贵割肉。
如此,勋贵们不仅要乖乖被文官集团割肉,还要反过来去抱紧皇帝的大腿。
这一波,皇帝血赚。
虽然反皇党大臣们看透了皇帝的算计,但是也不得不接受。
也等不到皇帝接下来与南方集团的博弈结果了。
那个过程至少也要以月为单位来计算的。
这么长的时间内,若是不能拿出令皇帝满意的改革结果,那自己就结果了。
明知道前方有好处等着自己,但是自己也要有命等得到才是。
而帝党大臣们也明白了皇帝留着这些蛀虫的目的,暗自为皇帝的英明决策拍手叫好。
直接借此机会清除掉他们简直就是浪费啊,浪费可耻。
将他们清除掉了,那么接下来的针对勋贵们的京营整顿和顺天府田亩清查这两个棘手的改革项目,还怎么能顺利推进?
或者说,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推进了。
“好了,接下来再商讨一下对此次孙爱卿剿匪大胜的赏赐吧。”
朱由检转移话题道。
这才是今日大臣们入宫想谈的正是,皇帝终于正经回来了。
“陛下,此次孙大人一举剿灭了十几万匪寇,将西北地区的匪寇几乎清剿一空,可谓是大功。”
“但是,孙大人此次的功劳要封爵也有点不够,臣提议加封孙大人太子少保衔,以示陛下恩宠!”
黄立极站出来发言道。
这个提议很中肯。
大明的爵位还是很珍贵的,而且只能以军功封爵。
只是还有个特例,就是外戚也能封爵,这个是仁宗朱高炽干的好事。
凭空给大明制造了不少爵位。
当初于谦组织指挥了京师保卫战,也没有封爵,而是封了个太子少保。
而大明的圣人,王守仁,也是凭借屡次剿匪以及平定了宁王叛乱,才封了个伯爵。
所以,孙传庭想凭借剿灭十几万匪寇的功劳封爵是不可能的。
朱由检也没打算给孙传庭封爵,爵位体系朱由检还想改革呢。
但是,孙传庭此次剿匪的功劳也绝不是这些大臣所能看到的这些。
这可是改变了大明国运的大功啊!
只是,朱由检没法向这些人说明。
这么大的功劳,只是封个太子少保的虚衔,朱由检觉得太轻了。
“看来,是时候推出自己制定的那一套功勋体系了。”
朱由检沉思片刻,做出决定。
世袭勋贵体系不可取,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功勋体系一样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