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朕不敢?传令九边南下
京师,紫禁城。
“崇祯元年了!”
看着外面飘着的鹅毛大雪,朱由检坐在御书房内,思绪有些飘忽。
在回想着一些事,历史上的崇祯元年发生了什么事。
在历史上,崇祯元年,崇祯皇帝登基后经过数个月的观察酝酿,才终于一封旨意将魏忠贤给罢免赶到凤阳去守皇陵。
只不过魏忠贤途中就自杀了,倒是让朱由检赚了一笔魏忠贤留下来的不菲都要遗产。
只不过这些遗产最终也进了文官的腰包。
从此也拉开了清理阉党的序幕,黄立极、崔呈秀、施凤来、田尔耕、许显纯等等,阉党成员罢官的罢官,砍头的砍头。
东林党的正人君子们重返朝堂,众正盈朝。
崇祯皇帝失去了耳目,被文官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
历史上的崇祯元年,陕西的连年干旱终于酝酿出了一股狂暴的力量爆发了,流寇大潮正式拉开了序幕,并且一直持续到了大明的灭亡。
而现在,虽然朱由检才来到明朝短短三四个月,但是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魏忠贤和田尔耕成为了朱由检手中的两把利刃,也让朱由检对于天下事耳聪目明。
阉党在无形中已经解散了,但是帝党崛起了,没有了中间商。
原本要死的人没有死,没有死的人却死了,要走的人没走,要回来的人也没有回来。
得益于朱由检的先见之明,在朝堂上皇帝也没有被文官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反而是将朝堂中的文官们肆意玩弄。
陕西的流寇爆发也提前被皇帝给灭于萌芽状态,对于北方的旱灾,皇帝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安排可信的重臣带着巨额钱财粮食去赈灾,该免的税也下旨去免掉了,也准备好了高产抗旱的甘薯种子。
也通过抄家、海运、三件套以及官绅们自己作死等各种方式和渠道筹集了近千万石的粮食。
流寇恐怕再也没有死灰复燃的机会了吧。
也在研究新式武器装备,也提前在重新编练禁军而且手中钱粮充足,计划编练登基禁军比历史上规模更大。
得益于搜刮来的钱财支持,也对建奴重新展开了攻势,不再是一味的被动防守。
历史已经被改变,大明国运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呼!”
朱由检坐在御书房龙椅上,长呼一口气,出口成烟!
对于过去四个月的成果,朱由检颇为感到几分自豪!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历史的滚滚车轮终于稍微偏离了一丝方向。
现在的情况和所面临的局势要比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好多了。
对于未来,朱由检更多了几分期待和希望。
“皇爷,这里有东厂从南方新送来的紧急奏报!”
就在朱由检在新的一年第一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了朱由检的思绪。
朱由检从王承恩手中接过那份奏报,面色有些凝重的打开看起来。
“放肆!丧心病狂,竟然还不知悔改!”
朱由检看完奏报后狠狠的将这份奏报拍在御桌上,大怒道。
原来是南方士绅聚议决定要继续执行断粮的策略传回来了。
美好的心情被这份奏报搅的稀碎。
虽然这个消息在上次锦衣卫的奏报中朱由检就已经知晓了,但是此前朱由检还是比较乐观的觉得在自己轻易摆平了漕工动乱后,那些人能够收敛一些。
自从魏忠贤回京后,朱由检将对南方消息的刺探转交给了东厂,锦衣卫与东厂进行了交接。
没想到,南方那些人竟然还敢继续执行断粮之策。
事情演变到这个地步,不是朱由检的初衷。
在朱由检此前制定的计划中,是要先保持内部的稳定,解决了外部威胁和隐患再说。
但是事情的发展不已朱由检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内部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向着不稳定方向发展了。
虽然解决了流寇隐患,但是却又起了南方的对抗。
这并不是朱由检现在想要看到的,也不是朱由检现在就想面对的。
为何局势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朱由检也不禁反思。
是因为自己对朝堂进行了数次的大清洗,基本对朝堂进行了实质性的掌控,扩展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