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进行海贸的那部分士绅不愿意全部由自己承担这部分关税。
不过,一番激烈的争执商讨后,还是艰难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由海商们承担一半的份额,剩余一半份额就由他们一同筹建的发展基金来分担了。
所谓的发展基金,就是这些士绅一同出钱出粮食,用于暗中练兵的金库。
至于,皇帝要求的要交出几个人头的条款,也有些难办。
但是,灾患毕竟是他们之前拿出来的理由,这个苦果还是的咽下去。
经过一番较量后,他们交出了南京工部尚书一人,还有下面各级官吏十人作为给皇帝的交代。
为了这些,士绅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承诺帮忙照看那些替死鬼的家人。
数日后,南方集团的回应传到了京师朱由检面前。
虽然对于他们交出来祭旗的人不满意,但是也没有继续纠缠了。
此时就算再多杀几个官,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还是让他们继续再暂时把脑袋留在他们脖子上吧。
将来朕再收割也不迟。
“什么?南方水患是个误会,所以要求朕就不必继续调遣边军南下了?以免浪费国帑?”
“笑话,朕的圣旨都已经发出去了,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岂是说停就能停的?朕就不要面子了吗?”
“再说了,谁说朕此次调遣南下的边军就是要耗费国帑了?”
“他们的军饷和军粮不都是你们提供的么?”
“朕还能趁着这个机会削弱边军的数量呢,降低以后整顿边军的阻力。”
“这次南下的这些边军,朕还要好好的练连,改变他们的风貌啊!”
看到最后补充条款,朱由检冷笑道。
粮食要收,银子也要收,人头还是要收。
但是朕的边军依然要继续南下!
对于皇帝不理会他们的最后一个补充条款,南方集团也无可奈何。
只是,这二十五万大军,实在是压力不小,看来得更加小心的偷偷练兵了,还得加大投入,编练更多的军队,不然没安全感啊!
在皇帝的重兵威慑下,南方集团根本就不敢明目张胆的练兵。
只能偷偷摸摸的已各种方式掩盖痕迹。
比如在浙江、福建等地的大山中,以马匪的名义,而且每一处的马匪数量都不能太多。
以免引起驻扎在南京的五万羽林军出兵剿灭。
还有就是南方的各个士绅以家丁护卫的名义,悄悄的扩大了自家的护卫数量。
都是很分散的力量,每一处也就是十几个数十个人,最多也就是一两百人的土匪。
但是这些人加起来数量就恐怖了,毕竟南方的士绅数量太多太多,两百多年累积下来的。
他们以土匪和家丁护卫的名义组织的武装力量达到了惊人的上百万人的规模。
对于这些消息,朱由检也通过东厂得到了汇报。但是也有些难以下手。
毕竟实在是太分散了,而且那些士绅豢养护卫又不是什么违法的行为,不好阻止。
唯一的能下手的环节就是军备了。
必须要让东厂调查清楚他们打造军备的作坊。
同时,也要让南京的羽林军在练成后,拉出去剿匪,见见血。
以此来遏制南方集团武装的壮大。
南方集团与皇帝的暗中谈判,你来我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终于达成了一致。
漕运重新恢复,没有什么运河堵塞的情况。
甚至运河南半段的航运变得比之前更加的繁忙了。
因为南方加大了粮食的供应量,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要留在济宁和归德府供应即将到来的二十万大军。
赶到济宁大营的第一批边军是两万关宁铁骑,万马奔腾,当真是气势不凡。
但是在此地已经有八千的羽林军骑兵驻扎了,有八千羽林军骑兵弹压威慑,这两万关宁铁骑也不敢太放肆的做出扰民之事。
当京师的羽林军步卒南下赶到南京后,八千的羽林军骑兵就重新北上回到了济宁大营驻扎,主要目的就是弹压威慑两万关宁铁骑。
随后就是距离最近的蓟州三万步卒赶到了济宁大营。
而隔壁的归德府大营却是再近两个月后才有从宣大与西北四镇的军卒不断赶到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