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日月步枪,真理大炮
时间紧迫,暂时还是主要打制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吧。
等解决了内忧外患,到时候有了安全的环境,再慢慢打制膛线燧发枪来更换。
朱由检现在有十五万的羽林军,其中一万羽林军是骑兵。
同时,朱由检还准备再组建起两万的羽林军骑兵。
那么剩下十二万的羽林军士卒,其中还需要抽调出一部分作为炮兵。
所以,需要装备的燧发枪就需要十万支。
十万支啊,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主要是朱由检的时间太紧张。
料敌从宽是朱由检一向以来的优秀品质。
朱由检必须以建奴在今年击溃林丹汗后趁势入关劫掠大明来做准备。
现在崇祯元年一月差不多都快结束了。
若是建奴在秋收后入关,那么留给朱由检的时间最多就只有七个月了。
一个铁匠一个月只能打制三根枪管,七个月就是二十一支枪管。
要在七个月内打造出十万支燧发枪,就需要五千铁匠。
五千铁匠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还是要那种打造过火铳枪管经验丰富且熟练的铁匠。
这就更加的稀缺了。
“毕卿,目前将作监能够熟练打制枪管的铁匠有多少?”
朱由检问道。
“回陛下,目前将作监能够熟练打制枪管的铁匠只有三百人,若是再给点时间的话,这个数量可以提升到五百人左右。”
毕懋康回道。
太少了!
朱由检眉头又紧皱起来,比自己预想中的需求差了十几倍。
“朕会下旨从全国征调能熟练打制枪管的铁匠。”
“接下来,还要劳烦毕卿全力组织打造没有膛线的燧发枪。”
“在今年七月底之前,毕卿至少要为朕打造出四万支燧发枪来。”
“至于膛线燧发枪,暂时就先打造两百支吧。”
朱由检思考片刻,说道。
将作监已经是集中了全国不少的铁匠精华了,即使以皇帝的名义再向全国征召优秀铁匠,或许也不会太多。
主要还是需要向军队以及卫所中的铁匠挑选。
至于民间,就不能指望太多了。
“臣遵旨!”
皇帝抛下来这么沉重的任务量,让毕懋康感到压力山大。
“此事暂且先这么定下,接下来还要看看孙卿的火炮试射。”
“等火炮试射完成后,再做统一安排吧。”
“孙卿,可以开始了!”
朱由检此时响起了孙元化的火炮还没试射呢。
“遵旨!”
孙元化在一边早就等的委屈巴巴的了。
这一次,孙元化准备的火炮重量只有五十斤。
是以目前大明配置广泛的虎蹲炮为原型打制出来的。
目前主要研制成功了五十斤虎蹲炮的铁模铸炮法。
当然,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后,后续要研制出更大型号的大炮铸造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之所以朱由检要求优先研制五十斤重的虎蹲炮,主要是考虑到要适合野战。
若是要在野战中大规模装备使用火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机动性。
过于沉重的火炮搬运起来很困难,会大大拖累行军速度。
而且,火炮太重了也无法装备太多,装备的数量太少了也难以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所以,这种五十斤重的轻型虎蹲炮就成为了野战装备的最佳选择。
五十斤的重量,两个士卒就能一起抬着走了,非常的方便。
即使牺牲了不少射程,但是数量填补组起来的密集火力网也能弥补这个缺陷了。
射程远无非也就是多打两炮。
“火炮一组试射,六百步靶子十连发!”
孙元化大声下令道。
朱由检也有些紧张的关注着,一定要成功啊。
没有时间再浪费了。
““轰轰轰!”
片刻后,一声声的闷响传来,一片烟雾升腾。
“报,一号靶六百步中靶两发。”
“二号靶六百步中靶一发。”
“三号靶中靶两发。”
……
随后,中靶结果也传来,中靶率都不高。
对于这个结果,朱由检也没有感到失望。
毕竟这只是没有膛线的火炮,而且士卒们也缺乏专业的射击技术。
光是这个射程就让朱由检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