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齐齐跪倒请罪。
朝廷损失的数目庞大的商税去哪儿了?群臣们当然狠清楚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受益群体中的一员。
连田税他们都不交的,更何论商税了。
大明三十税一的商税很低么?并不然。
三十税一是根据货物本身全部价值来计算的,而不是商贾们这批货物所能够赚取到的利润,也不是商贾们购买原材料加工后给货物增加的附加价值。
所以,这个税率并不低了,若是放在后世的税收方式计算,大明的商税税率超不多也是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间,当然还是要低一些的。
但是这个时代信息数据的统计工具非常落后,不可能按照后世那种模式来收取商税的,只能根据货物本身的全部价值来抽取商税。
甚至即使是这般,也会有诸多困难,总会有许多地方是朝廷关注不到的。
“诸位爱卿不必惶恐,朕没有要追究以前的罪过的意思,如今,朕只希望能够将这部分朝廷应得的商税给收上来。”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才能够将这些流失的商税收到。”
朱由检宽慰道,大方的免掉了以往商税偷税漏税的罪过。
根本就没必要去追查,千百年以来都是这样的。
“谢陛下隆恩!”群臣谢恩。
一位什么都懂,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皇帝实在是可怕,这是大明的福气,但也是大明权贵们的悲哀。
古代有士农工商四种身份,但是后面的浓工商事实上都知只是士的奴隶罢了。
浓工商的利益其实就是士的利益,此前陛下推动田亩清查已经士的利益遭受了很大的损害,现在陛下又要对商动手了。
士的利益将再次受到一次损害了。
但是谁让当今陛下不好忽悠呢,且手中还有一支足以震慑天下的大军。
“回陛下,要收商税恐怕不容易啊,户部人手有限,各地官员手中也有许多事物要做,而商贾交易频繁且复杂,恐怕朝廷难以抽出来这么多人手去将商税全部收取上来。”
毕自严将其中的难处说了出来,就是没人。
商贾交易是灵活的,到处流动的,不像土地那般是固定就在那里的,要想收取商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光靠朝廷的一纸政令,作用有限。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朝廷的机构设置无法满足朝廷管理天下的实际所需了。”
“所以,朕觉得应该先对朝廷本身的机构设置做出改变,以适应收取商税的需求。”
“既然户部事务繁杂,那么就单独再设立一个部门吧,新设立税部,将朝廷所有收税的职能全部划到税部去。”
“今后户部就主要管理户籍,以及如何花钱的事,税部将各种税收收取上来后,依然交给户部国库,这些税收如何花出去,依然由户部做出安排。”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由检顺势提议道,这个想法也不是朱由检临时起意的,户部的职能太繁重了,根本无法承担起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的大明的相应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