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杀鸡儆猴为税部立威所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中,有士绅豪强,有朝廷在职大员,甚至还有一个藩王以及数位郡王。
不管是什么身份,查实后全部抓起来,抄家砍头。
至于亲王和郡王们,则是全部被剥夺了爵位,贬为了庶民,然后赐一杯酒。
而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一次为朝廷税部立威做出贡献的人物中竟然没有勋贵。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大明的勋贵们早在一年多以前就为大明的富强做出了贡献了,当时可是有一位国公一位侯爷以及一位伯爵为此做出了牺牲的。
而且自从跟着皇帝陛下开展海贸以来,这些勋贵们都老实的交税,不论是关税还是他们在大明内部的生意,都一直在老实的主动向朝廷交税的。
因为他们赚的很多了,而且当今陛下的手段冷酷无情,爵位说剥夺就剥夺,说杀就杀。
犯不着为了区区一点税收去触犯皇帝的逆鳞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好好的紧跟皇帝陛下的脚步,就有享不尽的好处。
所以,崇祯二年的下半年,朝廷的商税也令人震惊的速度在增长。
朝廷在全国各地一共设置了数万名税官,光是这数万的税官一年的正常俸禄要花掉朝廷数百万两银子,若是再加上对于税官们的奖励,花掉的银子会更多得多。
但是,自从税官们从大明各地源源不断的给朝廷输送来海量的税银后,朝廷中对于税部的庞大开支的议论便迅速的消失了,甚至转而希望税部能够继续扩大税官的规模。
崇祯二年中,大明的百姓们很开心,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官府的官员们不再欺压他们,甚至还主动下乡关心他们的生活,帮他们解决困难,让人感受的很亲切。
大明的商贾们过的很开心,因为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生意规模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多,只是唯一的缺憾是现在他们要向朝廷缴纳商税了。
大明的税官们同样很开心,因为他们有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甚至连朝廷的其他衙门的官员们也很羡慕税官。
不仅薪水与他们持平,还有很多机会捞取到丰厚的奖励,对于各种权贵都不需要有任何忌惮,做事那叫一个舒坦。
而唯一不开心不快乐的,就要属那些已经跟不上大明时代潮流的旧士绅们了。
因为朝廷大肆修建乡学和道路的钱,都是之前从他们身上掏出来的。
大明几乎人人都从那一大笔财富中分到了一杯羹,唯独旧士绅们躲在暗处流泪。
而朝廷大建乡学以及对于教材的大幅度修改,深深的刺痛了旧士绅们的心,触及了旧士绅们的底线。
朝廷的所作所为是在挖士绅们的根啊,若是还要继续忍耐下去,最终将会被朝廷钝刀子割肉,彻底的消失。
所以,为了挽救士绅继续存续的命运,士绅们开始了最后的挣扎。
只要让朝廷修建的乡学成为摆设,继续将大明的读书人的命脉抓在自己手里,也就将大明的未来抓在了手中。
绝不能让朝廷的乡学成功发展起来,只要没人入学,那么朝廷花大代价修建的乡学就成为了摆设,也就成功的破解了朝廷的诡计了。
因此,旧士绅们全力激发了他们最后的力量,用他们最后的余热去影响广大乡村的百姓们。
编造传播谣言,暗中威胁恐吓,在自己的宗族内强制下令等等。
快临近乡学招生的日子了,崭新的乡学大门口,前来咨询报名的人却没几个。
甚至,原本因为之前乡学和道路而营造起来的与当地村民之间融洽的气氛也被破坏殆尽,村民们看着乡官府的官员们都躲着走,眼露恐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