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曹操下令,将鲜卑国拆分为三个州,云州、定州、金州,并在新三州设立刺史和州府、郡府,与辽州同例。
同时号召入品的文人武人去鲜卑历练,愿意去的人,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抬一级任用,在治理三州时,立功之人可赐予爵位。
召令颁布后,天下震动,武人士子们争先恐后地上交志愿书,表示自愿去北边任职,替朝廷治理异族,帮陛下分忧解难。
不到一月各地官府收到三千多份志愿书。
曹操听说后,哈哈大笑。
可笑曹子玉以为能用这件事能难住他,而他只需要发一份召令,就很轻松就破解了这个难题。
这就是当皇帝的格局。
“父皇,这是儿臣的志愿书,儿臣也想去新三州历练,请父皇恩准。”
二皇子曹丕找到曹操说道。
曹操接过志愿书看了一眼,“不可,三州虽然平定,但依旧兵荒马乱,天天打仗,天天死人,你暂时不能去。”
“父皇,儿臣是父皇的儿子,绝对不比任何人弱,别人能去,儿臣自然也能去。父皇也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儿臣多在各地历练,增长见识,不要被下面的官吏懵逼,儿臣以为去北地任职,就是最好的历练,请父皇允许。”
曹丕说道。
曹操看到曹丕如此懂事,欣慰地说道,“子桓,你能有这个想法,为父很高兴,只是伱大哥身体有恙,大晋江山未来还要靠你,你万万不能有事,而北地情况复杂,暂时不适合你去历练。”
曹丕想了想说道,“父皇,儿臣可以去定州历练,那边靠近并州幽州,比较稳当,平时儿臣出行时,会多带一些侍卫,绝不会出事。另外儿臣在想,父皇下达召令,若没有皇子们响应,似乎有些不妥,我们家里三弟在北边征战,四弟年纪太小,只有我最合适,所以儿臣才会来找父亲商量。”
曹操听着心里一阵感动,好久没哭过的眼睛一阵酸涩。
他按着曹丕的肩膀,暗暗感叹,曹子玉,虽说你家里的儿子不比朕少,可像丕儿这般乖巧懂事的儿子你有吗?
“丕儿,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北地历练两年,为父亲自为你送行!”
“多谢父皇!”
曹丕趴在地上泣拜道。
“好好好!”
曹操拉起曹丕哈哈大笑。
——
二皇子曹丕自愿前往新三州任职,消息传出后,天下震惊,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皆拍手叫好。
有的夸赞曹丕英勇果敢,识大体,懂得替皇帝分忧,是个好皇子,还有人劝陛下早立曹丕为太子。
也有人夸赞曹操,说陛下敢让皇子去北地冒险,大公无私,英明睿智,是个好皇帝。
在曹丕的带动下,武人士子们争相上交志愿书,希望有机会支援边疆,不到一月,各地又收到六千多份志愿书。
累计近上万人自愿去新三州历练。
就在年轻人踊跃报名时,一个流言在洛阳城内传开。
传言说琅琊王曹信在鲜卑设立州郡,是想拥兵自重,在北方当皇帝。
琅琊王在吞并鲜卑军之后,手下兵马超过十五万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有数百名将谋士相随。
此次朝廷又送去几千年轻才子,简直是给老虎插上翅膀,琅琊王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到时候他只需要一声令下,二十万骑兵南下洛阳。
这天下将会是琅琊王的囊中之物。
谣言传得沸沸扬扬,也传到了皇宫内,曹操听了之后大笑,
“曹子玉要想当皇帝,早在平定河北之时就当了,此时还有人用这种借口来陷害子玉,真是可笑之极。”
“陛下英明,这必定是鲜卑人的阴谋,鲜卑人不想让北疆变成大晋的州郡,也不想让朝廷管辖他们的部落,因此在城中造谣,让陛下怀疑琅琊王,从而改变对鲜卑的政策。”
程昱拱手说道。
“臣也认为是鲜卑人的阴谋,琅琊王在鲜卑一日,鲜卑人丝毫不敢动弹,他们想用这种方法让陛下调走琅琊王。”
徐庶说道。
曹操冷哼一声,“他们是痴心妄想,朕决不会上他们的当,来人,加封子玉为燕王,命他坐镇新三州,督管三州军务政务。”
“陛下英明!”
众臣齐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