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再也不见刚刚批阅奏章的疲惫之态,怒火中烧的咆哮言语,直让人感觉铺面而来的煞气。要知道嬴稷乃是铁血国君,秦国军政的最高全力尽皆在手。那股威压众生的气魄,心神若是胆小的能被活活吓死。
“请大王暂熄雷霆震怒,如玉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即便姬如玉还没有开口,嬴稷也知道姬如玉要说什么。摆手示意所有人起身后,嬴稷也悄然走下龙台。示意所有人对面而坐时,内侍立时就战战兢兢的奉上茶水和茶点。
姬如玉笑着拱手行礼后坐下,这才对威势赫赫的嬴稷道:“我老师有言谨世,谓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王赞同否!”
嬴稷想也没想,就轻笑着道:“此言大善!”
嬴稷不止是这般想的,他主持的国政更是这般做的。秦国奉行的就是依法治国,国民皆是一体同人受到律法的严格监控。秦人有了律法的监管,冤屈亦有了申诉之处,这正是民为贵的具体表现。
姬如玉笑着继续道:“既然民为贵,大王悉心为国理政,这正是名为贵的最好提现。蒙将军和内侍们不敢打扰,这不正是大王力行民为贵的最好表现吗?”
“何为民,奏章国政就是秦国的民。大王为民处理事务,其实就是爱民如子的仁德。蒙将军和内侍们不但无罪,乃是真正效忠大王的忠诚。试问关东六国那些庸碌,只知贪图享乐的君王,身边可有蒙将军和内侍们这般忠诚的臣子。”
姬如玉看着眼前的嬴稷,又笑着点头道:“如玉知道大王有渴慕贤才,赠以钱财的孟尝遗风。可是在好的人才,也不能打扰大王理政。毕竟人才只是辅助大王治理秦国江山的工具,可工具如何比得上千千万万的老秦人重要!”
嬴稷是真正的俊才英主,不止有海乃百川的心胸,更有听得他人的劝解的气魄。他认真的想了想,反而笑着挥手道:“先生所言大善,蒙将军和内饰们当重赏!”
姬如玉笑着道:“如玉有一言赠予大王!”
嬴稷闻言惊喜的道:“先生何以教寡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唯有刚柔并济,方是真正千秋万盛的王道。”
嬴稷细细品味着这句话,越嚼感觉越有味道。喃喃低语的同时,亦有些抓不住的灵感,看向姬如玉的目光也越发的惊喜。
作为一国忙碌的君王,嬴稷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可是如今见到了姬如玉,他反而有些促膝长谈的想法。自从最懂他的“白起兄弟”被诛杀后,嬴稷越发的心中惆怅而寂寞,而眼前的姬如玉仿佛让他看到了曾经的“白起兄弟”。
嬴稷摆手示意所有人退下,大殿内只留下蒙骜作陪后,他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如今的天下!”
姬如玉想了想,放下手中的水觞,这才对嬴稷笑着回道:“这天下纷纷扰扰五百年,终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大一统。”
目光看到嬴稷喜颜于色的神情,姬如玉却不得不给他泼盆凉水道:“可是这胜利者会是谁,却是没有定数的结果。可能就是四世英主的秦国,亦有可能是关东六国。”
知道姬如玉出自东周王族,嬴稷微微眯起双眼道:“当然也有可能是东周!”
哈哈——
姬如玉闻言朗声大笑,看的嬴稷和蒙骜是满脸的疑问。不明白为何如此严肃的话题,为何姬如玉笑得如此肆意畅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