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手就是大杀招啊!
两人都是实干派,最见不得这些人夸夸其谈,明明屁都不会。
还要装作自己多么厉害!
而龙椅上的朱棣,明显被这三个问题触动了。
强兵,富国,富民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性指标。
理学能做到嘛?
不能!
眯眼,看向群臣。
“蹇义大人,你怎么不回答?”朱高彻笑着问。
字字诛心。
原本两人就有矛盾,朱高彻既然有了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使劲的打蹇义的脸。
蹇义低着头,脸色几乎变为了猪肝色,那就一个尴尬啊。
他心知肚明,朱高彻就是在公报私仇!
但也得受着!
既不能回答是,也没理由说不是,他打定主意不开口。
工学派的人乘胜追击,大声责问:
“尚书大人,你倒是回话啊?”
“刚才不是还理直气壮吗?”
“理学就是没用!还要一个劲儿的为自己辩护,这下被打脸了吧。”
“有什么用?你们倒是说啊。”
那些理学派的人一个个都低下头,哑口无言。
任他们设灿莲花,事实就是事实!
谁也不能做假。
见火候差不多,朱高彻转身面向朱棣,朗声道:
“陛下,很明显。”
他一字一顿道:“理学无用!”
四个字说的震天响。
那些理学派的人一个个面如土色,信仰崩塌了。
而这,正是朱高彻的目的。
“老四,说的不错。”朱棣做了最后的裁决。
但是,因为文官大都是理学出身,他也不好过于责怪,安抚道:
“蹇义等人说的也有道理,不能全部否定理学的作用。”
这样,算是给群臣一个安抚。
朱高彻是个务实者,不在意这些虚的,大声道:“皇上圣明!”
其他人自然跟着喊:“皇上圣明。”
“老四,你打算怎么做?”朱棣问。
确定了治国原则后,当然就是如何推行。
也就是怎么改革!
这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杨士奇和张辅见状,连忙出列道:“陛下,事关重大,还是等秦王想好了再说吧。”
同时,一个劲的给朱高彻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趟这波浑水。
没想到,朱高彻就像没看懂似的,大声道:
“儿臣看,此次争端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差别。”
“因此,要从思想观念方面入手,彻底改变百姓文人轻视科学技术的观念。”
“为此,儿臣想,为理学派成员成立一个学习班,学习工学方面的知识。”
“更为深入了解工学,如此,相信工学的魅力会征服这些人。”
既然要改变他人的思想,当然是从教育上入手!
给理学派的人办学习班,朱高彻也是想尽量减少改革的阻力。
毕竟,支持理学的人太多了,他总不能一股脑全给打下去。
这不现实!
老四做事很有分寸,知道团结人了……朱棣笑着点头,算是同意了朱高彻的意见。
朱高彻乘势讲了第二步:
“改变科举考试内容,以后的题目,都是科学发明,或者理论研究也可。”
顿了顿,他继续道:“当然,四书五经也要考,只是分量轻了。”
若是把理学知识彻底从科举考试中删除,对大明来说也不是好事。
文官集团会有强烈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