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工资,必须扣工资!
冯平看了眼刘湛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说道。
“刘监司不要生气,不仅是咱们铸钱监,少府的其他监也是这样的。
刘监司要杀鸡儆猴也可以,但千万别像在高德那样,动辄工钱来拿捏下属。
须知朝廷可没有给这些吏员发钱。”
刘湛更加糊涂了,“喊人做事,又不给钱?那人家为什么要来给咱们当吏员?”
“吏和卒是徭役的一类,”冯平知道刘湛不清楚里面的关窍,解释道,“这些吏卒是为了服朝廷的徭役,才来监里当差的。若是不来,等同逃役,开封府就可以抓人了。”
“其他部门也是这样?县里不也有县吏衙役吗,那些人也没有工资?”
“一些大县的县中公吏,或有些俸禄。但大多数吏人,是不领俸禄的。”
“可是我听说有很多经年老吏啊。”刘湛还是很迷惑,“如果没有俸禄的话,这群人干嘛一直占着位置,即便是要徭役也不能一直逮着一个人做吧。”
“没有俸禄,不代表没有钱。”
冯平轻轻提了一句,却不肯多说了。戚文和武茗更是默默吃菜,并没有向刘湛解释的意思。
刘湛琢磨一下,反应过来了。
好家伙,没有俸禄也能有钱,不就是利用权力中饱私囊,鱼肉乡里嘛?
一个县只有几个当官领俸禄的,却有一大批当吏不领俸禄的,而且官员三年一任,吏员却终生在一个地方。
长此以往,是官在管理地方,还是吏在管理地方?
王安石就打算依托这些人来推行变法?难怪青苗法最后会变成高利贷!
刘湛如果要推行大宋纸币,也要面对同样的困难。
大宋纸币出现的初期,必然涉及到兑换和强制使用的问题,落到需要自己寻找发财路子的吏员手里,那就是现成的收割工具。
朝廷规定,以后不许用白银和铜钱,赶紧交出来!
什么?你说城里大宋纸币和铜钱的兑换比例是1:1?爷爷特意帮伱们带大宋纸币过来兑换,省了你们进城的车马费,你们不得给爷爷一点辛苦费?
我定个数,一张大宋纸币,可以换两贯铜钱,不服气的,明年徭役就是你们家!
刘湛想了想经典影视剧里面的乡村恶霸剧情,心里暗暗决定。
别的部门我管不着,这铸钱监既然是我的地盘,就必须要训练出一批专心做事,不残害百姓的吏员。
想到这里,刘湛看向武茗,问道。
“武主簿,我的工资有多少?”
“工资?”武茗只觉得莫名其妙,“监司是说俸禄吗?官员俸禄由户部度支,并不在铸钱监内记录。”
冯平却是门清的,“按其他铸钱监的监司俸禄来看,刘监司一个月估计能有12贯钱。
怎么,刘监司是想自己给这些吏员发钱?东京铸钱监如今可是有吏员12人,把刘监司的俸禄分光了,一人一月也只得1贯钱,还不如去街上抬高德的轿子呢。”
刘湛听得牙疼,在高德和期货交易所呆久了,猛然间听到12贯这种金额,甚至觉得这都不算钱。
可是大宋是出了名的高薪养官,对九品芝麻官来说,一个月12贯铜钱,已经是很不错的薪水了。
须知东京百姓的人均月收入也就是2贯铜钱,刘湛的俸禄已经是人均的6倍了。
如果没有概念的话,可以想想后世,一个基层官员的工资水平是当地人均收入的6倍,难道还不能算高薪吗?
但12贯铜钱在东京城,又确实算不了什么。
刘湛手里的蓝桥风月,一壶就要卖6两银子;常去的孙羊店招牌外卖,一份就要10两银子;更别提朱砂佩了,那玩意甚至能卖到上千两……
幸好刘湛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如果像进京赶考的书生那样租房子住,那真的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右副监戚文和主簿武茗对视一眼,斟酌着说道。
“刘监司想为这些吏人谋些财路,又何必用自家的俸禄?须知我们所在的地方,就叫铸钱监。”
刘湛还没有反应过来,冯平的眼神却瞬间犀利。
“戚文!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想试试我这把火,烧不烧得起来?”
感谢三问的盟主打赏,加更已经在码了在码了~感谢大家的打赏和支持~刘湛终于当官了,改造大宋,由此开始~~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