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惩戒营被分摊到各个部队中,并且战斗时损耗极大,所以惩戒营的兵力远少于押送他们的普通士兵,在战斗中前进的时候,根本无力回头反抗,哪怕他们手里有枪……
对于惩戒营的士兵来说,回头反抗必死无疑,听从上级指令向前进攻,还有赎罪恢复自由的希望。
惩戒营的士兵只要在五次战斗中不违背上级命令,顺利活下来,就能恢复自由身。
只可惜,在高烈度的战斗里,普通士兵都是一批批死亡,惩戒营的士兵没一个能活过五次战斗……
这种宽恕条令,更像是一张大饼,给惩戒营士兵渺茫的希望,让他们怀揣着侥幸心理继续作战。
毕竟,活着总比死亡强。
真正不怕死的人,也不会去当逃兵……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还是自由的普通士兵时,因为恐惧选择逃跑。
但当他们被抓回来编入惩戒营之后,反倒不敢逃跑了……
只因为惩戒营的监管制度更加严格。
法兰西共和国发现惩戒营这种制度,可以将叛国者废物利用,所以就在自家部队里也采用了惩戒营。
毕竟,现在法兰西共和国早已不是当初拥兵七十万,财大气粗的时期,随着法兰西共和国在战略上颓势尽显,主动参军的爱国者越来越少。
即便巴黎公社用土地作为诱饵,也没多少人愿意参军了。
真正爱国和对土地珍视的人,早就加入到国民自卫队里了。
经过三个月的消耗战,凡尔登要塞中的十几万国民自卫军的精锐老兵,终于主动出击,或者说他们没有选择。
外围防线已经撑不住了,不是被突破就是兵力太少主动撤防,如果再不出击,凡尔登要塞被围困只剩下时间问题。
一旦被围住,他们面对的就不只是七万克里格死亡军团,还要加上十几万日耳曼帝国的常备陆军。
法兰西共和国在消耗战中不断增兵,日耳曼帝国自然也在增兵。
比拼人口的话,日耳曼帝国比法兰西共和国的优势大得多。
虽说日耳曼帝国没有爱国者这种群体,但日耳曼帝国建立了完善的义务兵役制度,以法律的名义不断将壮丁拉入新兵营集训,然后派遣到战场上。
在理查德眼里,义务兵役制度就是强迫民众为统治阶级打仗,只不过为了合法性,冠上了爱国名义。
老百姓也是够苦的,不光有缴税的义务,还有参军打仗的义务,钱要上缴,命也要上缴……
正因为老百姓对义务兵役制度有抗拒性,所以直到18世纪末,欧陆各国也没有完全摒弃雇佣兵制度。
雇佣兵虽然只看重金钱,但好歹雇佣兵们都是有觉悟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是主动选择拿命换钱这条道路的。
不像那些义务兵,一个个都心不甘情不愿的,上了战场怎么可能不当逃兵?
不过日耳曼帝国不担心逃兵问题,战场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督战制度和宪兵制度,可以有效处理逃兵问题。
在战争期间,民众的意志早就被压制到最低点。
虽说这种强拉壮丁的行为,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滑,但理查德有克里格死亡军团作为主力,普通常备军的瑕疵根本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