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少粮缺食,举族南下
不过当林丹汗率部到了宁夏外的那一片区域后,资源却远远及不上自身的消耗,这生活日渐困难。
此地沙漠纵横,绿洲稀少,那一片小小的绿洲完全支撑不了部落的运转,因此林丹汗在与明军合作击退了追击的金兵后,就开始向明廷去索取更多的“市赏”。
明朝的市赏制度,包括互市、贡赏、岁赐三部分,但其实主要是以贡赏制度为主,而那贡赏虽然和宋朝的岁币都是向外族输送钱物,但两者显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中最为显着的区别就是,宋朝的岁币更多是战败之后或迫于军事压力而做出的一种被动行为,而明朝的市赏政策则是在掌握战略主动的情况下因贸易需求而做出的一种主动行为。
但到了明代后期,这本来主动的行为变得有些被动,关外的各种游牧势力,在臣服大明的条件下,谁的拳头大,谁就能获得这“市赏”。
就像大明原先的“市赏”是赏赐给漠南右翼诸部的,但林丹汗在上位吞并右翼诸部后,却转而主动向大明朝廷索要赏赐。当时那崇祯帝刚上位,铲除了魏阉一党,面对着关外异族的挑衅丝毫不惧,不但下达了“尽革其赏”的命令,而且将林丹汗派去索赏的大臣贵英恰也给处死了。
这一下子就惹怒了林丹汗,在1628年6月他就率兵大举入侵大同,杀死了明朝军民数万人,更是差点攻占大同城,这等攻势让大明朝心生畏惧,最后出于无奈,在次年恢复了“市赏”,这种示弱的手段进一步降低了大明的威信。
这一示弱行为,让林丹汗生出了像汉朝时匈奴一般的野心,在之后的数年也时常冦边劫掠一番,好在规模不是太大。
可眼下这些“市赏”满足不了林丹汗所部的基本需求,他才准备去向大明索要更多的“市赏”。
但如今这大明朝内忧外患,各地烽烟四起,经济被进一步破坏,财政因此紧缺得不得了,连陕西的灾民、叛军都无余钱安抚,哪有更多的“市赏”去喂饱北方的饿狼呢?
林丹汗收到明廷的回复后虽然大怒,但他也知道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肆无忌惮了,如今金兵才是他的生死仇敌,夺取了他原有的领地,此刻若是再与明廷翻脸,他又如何面对两方夹击呢?
可事实却比他想象中的要严峻,此地太过贫瘠,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水草来供养他部落的牲畜,加之明廷赏赐的“市赏”又买不到足量的粮食,所以那些牲畜不断地饿死,幼小的牲畜即使出生也无法存活,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部落除却必要的战马外,已经完全粮尽了。
粮食耗尽,失去祖地,偏居一隅,这些综合在一起让林丹汗麾下的将领产生不满,部众大量流失,连这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都舍弃他转而去投降后金了。
林丹汗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去阻止逃兵,更没有办法去获取粮食,所以他在这几日中不断发愁,为了能够稳定人心,他不时地前去部落中看望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