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干冷冬日,深夜捷报
就在洪承畴率领大军押送着高迎祥,浩浩荡荡地返回京师的时候,此刻大明朝的京师之内却是另外一般景象。
如今已是农历的十二月,换算到阳历就是第二年的1月了。按理来说已经入冬了,而且这冬季都过去了快一半了,可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但是华夏的天空中,却是一片雪花都没有落下,让大明朝上至百官皇帝,下至黎庶黔首,无不为之着急。
古人虽然不像现代人那般,有着丰富、精准的科学知识,不知道这雪水的科学意义。
(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
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此外,雪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
而且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
但他们凭着一代代人的实际经验,总结出一个流传甚广的俗语:瑞雪兆丰年,即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可是今年却是粒雪未下,如何能让明廷不着急呢?更何况近几年北方遭遇罕见的大旱灾,本就让粮食大量减产,若是再不下雪的话,明年岂不是颗粒无收吗?
加之此时明廷尚未收到洪承畴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捷报,所以京师之中的气氛颇为紧张,人心逐渐不稳。
崇祯如今那叫个夙兴夜寐,他既要担心关外建奴,以防他们随时南下,又要统筹全国的剿匪事宜,为那些前去剿匪的官兵提供粮草、军饷和兵员,还要向天祷告,祈求上天能够垂怜大明,降下一场大雪吧!
既然一国之君都如此忙碌,那么宫内的大小太监又岂能清闲,一个个都在组团地焚香祷告,祈求上天保佑,让官军能够早日平乱,期盼早日降雪。
不过他们的祷告却是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一连数日那天空中还是只刮寒风,粒雪不下。
今夜那些冒着寒风在宫内巡夜的一个小太监,不由地开始抱怨起来:
“鬼老天,又不下雪,还贼冷贼冷的!”
那身旁的一个小太监赶忙制止道:
“闭上你的臭嘴吧!若是让人听见了,今天要是再下不了雪,挨打的人当中少不了你!”
听到此话,那名口不择言的小太监赶忙闭上了嘴。
可是这说巧不巧,过了小半个时辰,那天空中竟然飘起了一些白色的雪花,让那些看到的太监无不瞪大了自己的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在确认了天空上飘下的确实是那求之不得的雪后,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叫道:
“雪……雪,下雪了,下雪了,下雪了!”
这番吵闹声顿时引得如今大明朝的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的注意,他赶忙冲出来制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