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薅起点的,可跳过)
2014年的第71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华尔街之狼》的主演小李子捧起了最佳男主的奖杯,他开口向一位神秘人致以诚挚的感谢,并称其为我的朋友。
小李子口中的神秘大佬,其社交圈子横贯了整个灯塔。
帕里斯.希尔吨从不缺席他的派对,维密超模米兰达可儿是他的旧情人,甚至连当时的卢锡安(游戏名你猜叫啥),在与他会面后也表示要出访他的家乡。
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
这个人居然是一位来自大马的胖小伙。
他就是被称为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亚洲版的盖茨比----刘特佐。
一个戴着眼镜、满脸油光、肥头大耳的男人,怎么就混成了灯塔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呢?
而他却又在未来的某天离奇般的人间蒸发,留给全世界人一头问号。
这家伙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他的故事。
1981年,刘特佐出生在大马的槟城,从小家里就很有钱。
他的爷爷,上世纪60年代从咱们国家来到大马经商。
他的老爸,刚好赶上了90年代大马股市长红那一波,大赚了一笔。
由于家境实在殷实,刘特佐从小就在国际学校读书,后来又被送到呆英的哈罗公学。
没错,就是那个培养出呆英丘吉尔、诗人拜伦等一大批人才的私立学校。
那段求学的经历,让刘特佐认识了一堆比他更有钱的富二代。
比如欧洲巨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后代,文莱苏丹的儿子,以及一堆来自中东和亚洲的贵族子弟。
哈罗公学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
这个时候刘特佐意识到,自己家里这点钱实在不算什么,学校里边儿随便拎出来一个同学,都能把他们家虐成渣渣,他决定要继续向上爬。
不得不说刘特佐在社交这一块儿确实牛逼,他经常邀请学校同学来槟城玩。
为了不让同学发现自己“家境贫寒”,他特地去借来游艇和豪宅,甚至还在同学们面前自称是大马的王子。
凭借着过人的忽悠能力,刘特佐成功打进了这些皇室子弟的圈子。
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刘特佐就读于灯塔宾州大学的华顿商学院,主修金融。
在上学期间为了拓展社交人脉,刘特佐把华尔街的金融分析报告抄下来,然后投稿到自己学校的校刊上。
大马洗稿第一人了属于是。
见鬼的是,憨憨的校刊主编居然没有发现,还帮他发表了。
很快刘特佐成了同学眼中的投资小天才。
就这样一路靠着骗、靠偷袭,刘特佐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政商名流的子弟。
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来自中东的政商家庭。
正所谓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刘特佐在此期间认识了一位能够改变他一生的关键人物---欧泰巴。
欧泰巴是一位年轻的外交官,更是前石油部长的儿子。
虽然欧泰巴家族也是有钱人,但跟皇室贵族比起来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同样,欧泰巴也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年轻人,一心想要打进皇室成员的圈子。
打进贵族圈子,身份是一,其次自然是钱。
无奈的是,欧泰巴只在外方面比较擅长,做生意这一块儿是狗屁不通。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哎,刘特佐巧合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不是屎壳郎碰到大便刚刚干燥,来的正好嘛。
刘特佐开始跟欧泰巴大谈什么东南亚、中东的各种投资机会。
其实刘特佐也是开局一张嘴,投资全靠吹。
俩人还真是一个敢听,一个敢信。
欧泰巴坚信刘特佐是一个有眼光的年轻人。
“这小伙子很有前途嘛”
于是帮助刘特佐拓展人脉,把他介绍给了一位叫做哈尔顿的年轻人。
这个哈尔顿才是真正的大爹,不到30岁就掌握了庞大国家的资源机构之一---穆巴达拉基金。
穆巴达拉基金是由国家建立的基金,这个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领域、外汇储备、自然资源,例如石油出口等收入。
政府利用这个基金的钱来投资自己国家的基建,投资国外众多能赚钱的企业。
因为石油总会有被替代的那一天,所以趁着现在石油大卖,也同时为将来考虑,好好投资自己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一点歪过的产业,做好产业转型的准备。
这种环境下,国内主权基金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穆巴达拉基金比其他基金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它用石油资产来作为担保,通过募资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认识了哈尔顿以后,刘特佐是小刀刺屁股,开了大眼儿。
当社畜996不叫赚钱,自己存钱或者募资创业也不叫赚钱。
抢占重要职位,掌握国家资源,这他妈才叫赚钱。
回到大马的刘特佐立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算照猫画虎。
必须认识大马的政要,宣称自己可以引进外国资金来大马投资,这样他就能够成为那个掌握了国家资源的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2007年的这一天,刘特佐终于等来了机会。
此时的大马主权基金---国库控股,有一项土地开发计划,这个计划想要打造一个可以和新加坡抗衡的金融中心。
刘特佐立马联系国库控股的主管,并且通过层层关系把他介绍给了哈尔顿。
就这样,刘特佐作为一个中间的关键牵线人,开始布局他的世界骗局,第一次在政治圈中崭露头角。
但是他这次呢,他却完全不贪功,把功劳全部归给了当时的纳吉。
此时的大马即将面临大选,纳吉正在角逐XX的宝座。
如果经济特区能够成为他政绩的话,必然能够增加他影响力。
刘特佐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就把这个成功引进中东资金的功劳全部都给了纳吉。
立大功,一毛钱没赚,属于是赔本赚吆喝。
虽然赚了里子和面子,可公司在同行面前依旧是弟中弟,银行根本不可能给他放贷做投资。
聪明的刘特佐先在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送干股给欧泰巴,以及大马的政要,为的就是让这些社会名流来给公司做背书。
得益于刘特佐多年经营的社会关系,普通人想送还送不出去呢。
银行一看,好家伙,这么多大佬站台,于是很顺利的把钱就借给他。
拿到钱的刘特佐并没有及时去做投资建设,而是直接一个华丽转身买下了两个空壳公司。
经过精美的包装,转手就卖给了那些想要参与经济特区建设的人。
一番骚操作下来,刘特佐赚了1亿刀。
以高报酬为诱饵,周旋于权贵之间,借力打力,算是彻底被他玩明白了。
可1亿刀能干啥呢,大佬也不满足啊!
想想看,辛辛苦苦绕了一大圈儿,到处贴关系,好不容易才挣到这一笔钱,而再看看掌管了数百亿刀主权基金的哈尔顿,人家是一点都不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轻松搞来的1亿刀,突然不香了。
刘特佐决定也成立一家由他来掌管的主权基金,他想要效仿穆巴达拉基金。
人家用石油资产来担保,他也要。
作为空壳,怎么才能在金融市场以融资的方式来维持基金的运转呢?
刘特佐找来了两位高盛的高管来帮他运转,又找来了已经成为XX的纳吉帮他站台。
就这样,大马发展公司正式成立,简称一马公司。
公司成立后刘特佐开始给纳吉洗脑,说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基金来募集证治选金,之后再把钱用来反馈给选民或者证治上的盟友。
为了说服纳吉,刘特佐特地安排了纳吉与中东王子图尔基的会面。
图尔基虽然贵为王子,但是他爸爸有20个儿子,所以自己并不受宠,他一直想搞石油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图尔基王子空有身份,但是很缺钱,其名下的公司PSI业绩平平,正是刘特佐需要的工具人。
于是刘特佐安排纳吉和这个中东王子见面,很快双方达成了协议。
王子出石油的开采权,一马公司出钱,做了个价值35亿刀的大局。
经过层层资质筛查,项目最终正式启动。
一马公司需要向PSI和一马的共同账户中转入10亿刀。
到了汇款当天,刘特佐的骚操作又来了。
他要求只汇3亿刀到合开的账户,剩下的7亿刀需要转入另一个神秘账户,并且承诺说这个神秘账户也是PSI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个神秘账户肯定是刘特佐的,而且是一家开在塞西尔的空壳公司。
由于塞西尔也是全球的避税天堂,金融监管十分的松散,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是谁的。
最终这7亿刀全部都进了刘特佐的私人腰包。
拿到这笔不不义之财后,刘特佐也十分的大方。
整条利益链上下游逐一打点,图尔基王子进账7700万刀,PSI的高管玛浩尼获利3300万,剩下的那些虾兵蟹将也纷纷都拿到了刘特佐的好处。
大家都满意后,刘特佐仍然手握大笔现金。
这么多钱该干什么呢?
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