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手术直播周及江城论剑(万字长章求订阅,求月票)
海选结束,前二十强进入总决赛,手术直播周开始!
此次“微创心声”中国青年医师微创瓣膜手术大赛总决赛,采取手术直播且对外公开的形式,不仅有评审团专家评分,还结合了网络投票的方式,二者占比是9:1,以最终的综合分数排名决定胜负。
既然是比赛,那自然需要提前准备好病例,如果没有合适的病例,只能算运气不好了。但是,参赛的基本上都是大医院,几乎每天都有手术,病例其实是不缺的。不管怎样都能拿出一个来。所以也不存在因为没有病例而弃赛的情况。
另外,直播的时间是一个星期之内啊,也够大家准备了。
帝都协和医院心外科的一名主任医师率先走上赛场,带着满满的自信,以及科室同事们的提前祝福。
“大师兄,加油!去年我们协和医院夺得了第一,这次大师兄你出马,一定也是独占鳌头!”
这位大师兄三十七岁,年轻帅气,风度翩翩,今年刚刚晋升为主任医师,刚才给他打Call的是同一个科室的同事,也是他的小师妹。
“放心吧,黄医生一定可以的,这还用说吗?咱协和的招牌,协和出来的人,怎么会拿不了第一?”
“小黄,其他医院的参赛者肯定会看你的直播的,给他们展示一下你高超的技术,从心理上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最后胜出就更加容易了!”
有前辈支招,觉得第一个上场,尤其是对于协和这样的平台的医生来说,绝对是占有优势的。
其实,出场顺序是抽签决定的。这一次,协和恰好抽到了第一。他们觉得,抽到第一,也注定了是第一,这是一个好兆头!往年的夺冠经历也能佐证这一点!
西南方向,华西医院。
参赛选手们正在预演手术,他们信心满满。
“小蔡,小宋,伱们有没有信心击败协和,这次为咱们华西争一次光!咱们不要万年老二,也要做一回龙头啊!”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康教授正在给参赛的选手们开会,这一次,华西有两人进入决赛圈。
主任医师小蔡:“主任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协和其实也没有那么强!”
副主任医师小宋:“领导请放心,我很有信心挑战一下!就算拿不了特等奖,拿个一等奖应该没有问题的。”他的级别毕竟低一些,所以没有蔡医生说话那么底气足。再说,他要是喊着拿第一,那置蔡医生于何地?
蔡医生肯定会心想,难道你小子还敢和我争?
与此同时,中部的湘雅医院、同济医院,东部的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等,同样类似的“鸡娃”场景也在上演,都想围剿去年的第一名,但是谁都没有提Z省一院。
在他们看来,Z省一院虽然有三人入围,但都是无名小卒,其中竟然还有两个主治医师“滥竽充数”,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有人私下聊起这个就忍不住打趣:“这恐怕是Z省一院无人了,不得已,才派出这么两个小喽啰来,哈哈,等参加交流大会的时候,我要去和牛亮主任攀谈攀谈,削削他的面子。”
有人就道:“如果他们三人连前十都进不了,我估计,牛亮主任也脸上无光,恐怕不会去参加那个交流大会了。”
“嗯,说的也在理。换了我,我也没脸去。那样的话,交流大会上只有李存文教授一个前辈,对方又是评委,那三个小喽啰又上不了台面,唉,我想当面嘲讽一下Z省一院都没机会啊!”
李存文教授那边,他自然不敢去造次,哪怕是开玩笑也不敢,而去取笑陈澜他们,似乎又有失身份,这位主任顿时犯愁起来。
“不行呐,我一定得让牛主任亲自去一趟,咱们多年未见,总得找个机会唠唠嗑啊!”
这位主任就翻出通讯录,给牛亮主任打了个电话,首先是恭喜他那边三人入围,然后又笑眯眯地和牛主任约定,到时候一定要亲自带队去江城的线下大会啊。多少年没见了,叙叙旧。
牛主任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因为只有一个人给他打电话,约他江城线下大会见,还反复叮嘱,让他一定要去,不可缺席,缺席就是不给面子,到时候还想要酒桌上多喝几杯呢,联络一下感情呢!
但是,接下来两三天,牛主任一连接到了七八个这种电话,内容都差不多,都是期盼他去线下参加大会,牛主任就回过味儿来了。
挂了电话之后,牛主任喝着茶,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帮老东西,合着你们是觉得我这边的人胜不了,想要当场嘲笑我,给我难堪是吧?尤其是湘雅的那个张康,去年跟我拼酒输了,今年想在这儿找回面子?门都没有!”
牛主任也是自信满满,但是期盼一高,就紧张起来,然后一紧张,心底里忽然没底起来。赵海峰的水平,似乎无法力压群雄,要说赵海峰能夺得第一,他是有点儿不信的。反而陈澜有点希望,可是,陈澜这么年轻,到时候会不会关键时刻掉链子啊。
尤其是,直播的时候,不是专心做手术就行,还要面对评委们的随机提问,有时候甚至跟手术无关,问一些医学前沿有争论的问题,要是一个搞不好影响到了手术,影响到了发挥,那该怎么办?
牛主任不由焦虑地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将陈澜给叫来,问问准备得如何了,顺便给他施加一点压力。虽然说响鼓不用重锤,但是重重捶两下会更响。
于是,牛主任就给陈澜打了个电话,让他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陈澜来了之后,牛主任就问:“比赛有没有信心?”
陈澜淡淡一笑,说道:“还行吧。”
“什么叫还行?”牛主任急了,说道,“这次参赛的不乏协和、华西、湘雅、瑞金、中山、同济等实力强劲的单位,其中有好几个主任都打电话过来,向我耀武扬威……”
陈澜诧异,打断了牛主任的话:“他们……向您耀武扬威?不至于吧?”
牛主任摆摆手:“不是明着,打电话是很客气的,个个笑眯眯的,让我一定要亲自带队去江城与他们聚会,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要当面嘲讽我,到时候酒桌上我要是下不来台,我跟你说,我要拿你是问的!那帮人蔫坏蔫坏的!”
陈澜眨了眨眼睛:“还有玲珑姐和赵医生参赛呢!”
牛主任眼睛一瞪:“我就找你算账!拿不了冠军,你以后小鞋穿到底!冠军跟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
陈澜:“……主任您放心吧,刚才我也看了协和的直播,也就如此而已。嗯,没问题的!您拭目以待!”
“行!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去忙吧,明天一大早就要该你上场了!”
“嗯嗯,好的!”
“等等!”牛主任又叫住了陈澜。
“主任,还有什么事?”
“你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缺乏经验,来来来,我跟你面授机宜,传授你一点临场的注意事项和经验心得!”牛主任当即拉着陈澜,回到了办公桌前,拿出纸和笔,仔细讲解起来。
其实,陈澜这样的“老油条”,什么不会,若说别的,如泡妞撩妹,他确实不在行,但医术这方面,绝对是天花板级别。专业方面的心理素质,自然也没得说。但见牛主任如此关切,着紧这件事,陈澜也只好打足精神,扮演一下认真学习的学员了!
见到陈澜很用心,牛主任这才放下心来。其实,即便陈澜赢不了比赛,牛主任也不会给陈澜小鞋穿,无非是批评几句,但是,不说点狠话,不给陈澜一点压力,他怕陈澜到时候发挥不出潜力来!
牛主任不想丢面子!
终于,到了陈澜直播的时候,牛主任很关注。
前面,赵海峰和张玲珑已经直播过了,赵海峰医生参赛的术式是“腔镜二尖瓣置换+左房取栓+三尖瓣成形”,而张玲珑参赛的术式是“全胸腔镜风湿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左心耳缝闭术”。
对于这两场直播,牛主任虽然也关注,但其实没怎么细看,中途偶尔还去上上厕所,甚至去院子里面走一圈,活动一下筋骨,但是陈澜这一场,牛主任全程坐在电脑面前,眼睛一直盯着屏幕,茶都没喝一口。
陈澜的参赛术式是“复合镇静下局麻不插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手术开始前,陈澜朗声、条理清晰地对着镜头,向评审团和观众们介绍了一下患者的病情。
陈澜的这个患者其实有些特殊,因为,是一个足足九十二岁的老人!
在临床上,给九十多岁的患者进行手术已经是极高风险了,但当九十多岁的患者遇上心脏手术,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陈澜选择这个手术,不仅仅是具有“拆弹”的勇气,更是有拆弹的信心与实力!
其实,在直播前,牛主任曾郑重问过他,要不要真的以这个手术参赛。
陈澜的回答是肯定的!
牛主任也就支持他了!
科室里的其他人,不少人关注,非议。
有人觉得,陈澜太托大了,这么高难度的手术,万一出点儿差错,不仅是比赛名落孙山的问题,患者可能会一命呜呼,到时候,患者家属找上门来,说就是你们要比赛,要直播,才导致了手术失误,那该如何?
不过,有人也替他高兴,比如孙李杰:“哈哈,这次真是老天爷帮我,这个陈澜,傻叉一样的,居然选这么个手术参赛,那肯定是输定了喽!搬小板凳,坐等看好戏!哈哈!”
如果陈澜这次手术出了问题,患者又呜呼了,孙李杰觉得,陈澜在这儿的发展应该到头了吧?以后牛主任也不会重用他了吧?那就是他孙李杰崛起的机会!
陈澜的这个九十二岁的患者,姓郑,郑老爷子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冬春季都会咳嗽、胸闷,常常需要住院调养。
前段时间,即便天气炎热了,但老爷子仍旧“旧疾发作”,开始咳嗽,胸闷,甚至出现了夜里平卧后胸闷,整夜端坐在床上难以入眠的情况,家人们本以为又是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于是在当地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但是,病情仍未好转。
于是,一家人带着老爷子来到省一院就诊,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老爷子是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同时伴有主动脉瓣重度钙化狭窄。
大多数人的主动脉瓣有三个瓣膜,而这位老爷子的主动脉瓣先天性只有两个瓣膜,由于瓣叶结构异常,长期受到血流的不断冲击,易引起瓣膜增厚、钙化、僵硬、纤维化,最终形成瓣膜狭窄。
老爷子从呼吸科转到了心脏大血管外科,马一鸣教授接诊的,将其收治入院后,做了更进一步的检查。
评估发现,老爷子心脏射血分数仅为30%,不到正常人的一半,心功能衰竭,肺部也被感染。病情快速进展,他变得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不能下地走路,夜里躺在床上也无法平卧,整夜只能半躺着睡几小时。
内科治疗没有任何改善,通过换瓣手术给老爷子的心脏“换扇大门”成了治疗唯一手段,但由于他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心肺功能差,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外科手术死亡率STS评估高达37%(一般超过8%即为高危)!
开胸手术将面临巨大风险,但不手术,老爷子则面临随时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风险。
陈澜见这个病例“很好”,于是向马老师争取,让他来主刀。
马一鸣问过陈澜,有没有信心,陈澜就说了说自己的手术方案,令马老师拍案叫绝,于是同意。至于患者家属那边,牛主任、马老师都出面,再三保证,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们。
另外,也是因为这家人比较好说话吧。
至于陈澜的手术方案,就是这次参赛的术式——“复合镇静下局麻不插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陈澜跟马老师说,采取局麻不插管的方式,不仅能减少气管插管对心血管的应激和刺激反应,还可以降低肺部术后感染的风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只需开几个针眼,无需体外循环、无需心脏停跳,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适合高龄高危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
说起来是简单,但牛主任和马老师都知道,这个手术的风险仍旧极高。
心脏手术,高龄患者,多种基础性疾病,重磅炸弹!
除了牛主任,马老师和科室的其他人,如赵医生、张玲珑、梁医生、夏医生、一些主治医师、实习医生等等,甚至孙李杰,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直播。
估计,只有孙李杰一个人希望陈澜比赛失利。
患者家属得知后,也都用手机下载了APP开始观看。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平时,哪里有机会亲眼看着医生做手术,都是在手术室外面干等好吧,而现在,可以在外面坐着,用手机看直播,也算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荀清雅听说陈澜要直播比赛,尽管是外行,也拉着弟弟荀清宇、司机马璇、闺蜜方方等人,一起看直播,顺便也给陈澜投票!还要找各种认识的人,给陈澜投票。在荀氏集团工作群里面也发了。
于是,荀氏集团的人都好奇,这个省一院的陈医生到底跟荀家大小姐什么关系?竟然让荀家大小姐亲自拉票?
荀国富都打来了电话,问了荀清雅几句。
荀清雅有些不好意思:“爸,也就是一个普通朋友啦。你也给他投一票呗!”
荀国富:“拉票都拉到爸爸这里来了。有机会带他来家里见见!”
虽然荀国富很不喜欢有猪拱他家白菜,但是,自家的白菜养这么大了,总归是要连盆被人端走的,而荀清雅也年纪不小了,平时眼光又挑,倒着实让他担忧。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个人,不见见怎能放心?
省一院的青年医生才俊?嗯,若是家境差点也没关系。只要人品俊秀!
与此同时,妹妹陈瑜、陈澜的父母以及白茶县人民医院认识的一些熟人,如李心怡、潘佑清、王海燕、秦长江等人,都听说了这件事,都开始观看直播,要替陈澜投票和拉票。
邵主任盯着电脑屏幕,摸着地中海边上的唯一发量,十分欣慰:“这小子,成就不错嘛,刚去省一院没多久,就参加这种高端大赛,还杀进决赛圈,与协和、华西、湘雅那些大单位的优秀选手们竞争,嗯,作为你的老领导,老邵我也面上有光啊!”
李雨菲:“……”平时看人抽血都晕的,这时候忍住心中的胆怯与不适,强行盯着屏幕,不敢错过一丝一毫。同时,也是在朋友圈发文,替陈澜拉票。
赵教练:“咦~,我怎么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陈医生要比赛,手术直播,要拉票?嗯,我老赵也来一张!”
毕竟,白茶县那么小,朋友圈之间转发来转发去,各种朋友有交差,很多原本不相关的人都收到了相关的信息。
手术室,陈澜已经向评审团们介绍完了病情,然后,开始手术。
麻醉过后,陈澜从患者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粗细不到6毫米的导管,携带人工瓣膜及装置,从血管一路送到心脏瓣膜处,然后,缓慢旋转导管,逐渐释放瓣膜,通过精细调控,植入的人工瓣膜如花瓣一样在郑老爷子的心脏上完美绽放……
整个手术过程是这样的,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复杂,高、精、尖……而且,直播间并非是一直沉默不语的,不时有专家提问。
有些专家“很坏”的,专门找陈澜进行到关键步骤的时候,突然提问!
比如有一个专家,当陈澜的导管头即将抵达心脏瓣膜的时候,突然提问:“陈医生,请回答一下,哪些患者适合做TAVR手术?”
陈澜手上不停,嘴上自然而然流利作答:“通常有四类情况,一是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经心脏手术团队评估,常规外科开胸手术风险过高;二是外科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衰败,需要再次置换瓣膜的老年患者;三是有外科手术相关禁忌的主动脉瓣严重病变患者,如抗凝禁忌、严重出血倾向、瓷化主动脉改变、胸骨感染、胸部放疗史等;四是合并恶性肿瘤的主动脉瓣严重病变患者,预期寿命超过一年。”
可能有些医生会因为思索如何回答,而有所分心,会造成手上的动作有所中断或者停滞,但是陈澜不会,他张口就来,手上却丝毫不停,若行云流水。似乎评委们的提问根本影响不到他。
瓣膜顺利释放!
这是技艺极其精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