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维欣然颔首,于是王修以心种法门凝成神念,入其识海,不过刹那之间,天翻地覆。
神念凝实,又似从未出现过变化,王修站在台椅之侧,对面的张之维面露讶色。
王修低眉,扫见一旁的茶苗,俯身一触,清凉之感传入心湖,又施施然坐在椅子上。
环顾四周,群山白云,清风屋舍,皆与外界无二,皆如真实不虚。
赞叹道:“实不相瞒,我也曾入过他人识海,此番才知天通道人名不虚传,甚至于谦虚了。”
张之维的心境,可谓是牢不可破,比起他绝顶天通的实力,如此心境,王修更是佩服。
识海中衍化的意识空间,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人显化的意识,也有最深层次的潜意识。
正所谓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一个眨眼的功夫,这人心之中,便有无数念头生而又灭,甚至来不及影响外界,不为本身所察觉。
但念起念灭,在识海中却会清晰的出现对应的改变。
可张之维识海,竟然与外界无二,这说明他心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杂念,亦或者他的心境强大到摒弃一切杂念。
千念归一,魔障不生,这是修行之辈,无比渴求的境界。
“道友谬赞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世间万象,我也不曾悉数看透,不过是一时抛却杂念。”
笑道:“反倒是道友的法门玄之又玄,若非你有言在先,我甚至怀疑是心魔入侵。”
说话间,张之维的头顶冒出几缕烟雾,微风吹过,摇曳不散,一张张人面如浮光掠影。
瞬息之间,王修就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张灵玉与田晋中。
忽然明白,此刻张之维天人合一的心境,也只是以一生的感悟,营造出来的片刻安宁。
王修道:“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张之维道:“有情便有破绽,有破绽便有心魔,有心魔便有走火入魔,有走火入魔即有身死道消之困。”
王修默然,这情也绝非俗套的男女之情,包括兄弟之情、父母之情、朋友之情。
犹以父母恩情为最,人生在世,绝非草木顽石,我生来世间,得的是父精母血,如无父精母血,则无此身心。
是以父母至亲,论以孝情字,如无此情,则无华夏,如无此情,则与顽石无异。
而至亲若亡,孝尽情失,心不能守,不守则失态,失态则心乱,心乱则生魔,魔胜反困心,心困身也乏。
故以修行之人,有斩断俗缘之说,道家号曰太上忘情。
然彻底无情与顽石无异,天下顽石何其之多,又何必修行;有情深重又劫难重重,荆棘铺路,一步错有死无生。
修行如登天,绝非戏言。
王修长出口气:“我辈修行中人,亦是于凡俗中出,情为人之本也,无情则无人,纵有魔障,不可弃之。”
张之维微微颔首,两人相视而笑,俱都认同对方心中所念,便退出识海。
虚实的转换几乎没有变化,张之维拱手一礼,王修回之。
一夜无话,次日,龙虎大殿。
殿内站着八名道人,经过张之维精挑细选,有老有少,有亲传弟子,也有龙虎门人。
八人各有忧色,又都面带些许紧张之情,而龙虎山祖师像前,张之维和王修分宾主落座,张灵玉站在两人身后。
张之维:“你们不用紧张,王道友的法门,昨天我也亲自领教过,极其玄妙,注意放开身心,配合道友。”
他开口之后,八人神色稳定许多,一人出列:“在下先受王前辈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