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杜总。”张扬笑着说:“咱们都是搞影视的,都是给钱打工。”
“张导演很实在!”
晚上在酒楼吃饭,张扬他们坐了一大桌,不是为了吴越的电视剧,他才不会理煤老板。
“说定了!这部电视剧我投资500万!”
“不过张导,我有一个请求。”
张扬看着腾华陶说:“杜老板,这部电视剧导演是腾导演,我是他朋友,过来蹭饭的。”
“张导演想蹭饭,我随时欢迎。”杜总说:“玛丽有个演员梦,您看?”
腾华陶站起来:“这不算事,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让玛丽演。”
姑娘当时就站起来:“谢谢张导,谢腾导!”她喝口酒后,又呗一口杜总。
吴越坐旁边忍不住笑,这煤老板还真有意思。
酒宴散后,吴越扶着张扬,他此时清醒着,送走杜总,张扬告诉腾华陶:“电视台就交给你公关了,制作费拉过来,其他我就不管了。”
他有话直说:“我和吴越已经分开,她再找男朋友是她的事。”
腾华陶也明白,张扬就是为吴越写的剧本,她本来就是魔都人,演小知识分子家庭女儿,再合适不过。
张扬预计这部电视剧肯定能火,因为话题太多。
……
翌日。
商量《树先生》拍摄日期。
张猛说:“定11月开拍,安排在常春。”
“男演员选谁?”
“神经质,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
张猛说:“范伟,他演这部电影正合适。”
张扬点头:“嗯。”
“这部电影你要注意色彩,女人是黄色,父亲是蓝色,期盼中的大哥是红色。”
“小镇上因为煤矿要拆迁,乡村搬到县城,一个善良的个体,如何被异化。”
“嗯。”张猛点头。
“杜杰,张猛开拍你去做摄影指导。”
“嗯。”
“行了,你们的事我都忙完,休息一段时间,我要忙我的事。”
……
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船》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导演。
最佳影片:《千言万语》
张扬没到场,张国荣代替他领奖。
冯晓刚参加活动时接受采访,记者询问他关于四大导演看法?
这四大导演,是南方一个媒体搞出来的,国内老谋子,晨凯哥,冯晓刚,张扬,被这家媒体统称四大导演。
这四大导演有些模仿好莱坞80年代四大导演,当时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马丁斯科赛斯,被称为好莱坞四大导演。
现在大陆也搞出一个四大导演。
首先是老谋子,1988年《红高粱》获得柏林最佳影片金熊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秋菊打官司》: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活着》: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一个都不能少》: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我的父亲母亲》: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老谋子获奖最多,也是获奖最早的导演。
晨凯哥,首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导演,《黄土地》上映,惊艳众人!
冯晓刚获奖不多,国内电影票房的保障,1998年《甲方乙方》首开大陆电影贺岁档。
1999年《不见不散》票房冠军。
张扬在四人之中最年轻,也是最未来可期的导演。
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得者,今年只有21周岁。
“张扬我见过呀,记得前年还是大前年,我在医院碰到他,当时他很年轻,头发很长,好像是追一个女大学生,闹着要自杀,摸电门,吃安眠药的。”
“可能开窍了。”
“小伙子长的很帅!”冯晓刚说:“《一声叹息》9月上映,到时大家就知道这部电影。”
……
张扬在魔都也遇到媒体,这些记者就像装了GPS,可以定他的位置。
“张导演,您是如何看四大导演的?”
张扬装糊涂:“什么四大导演?”
记者说:“公众评选出国内四大导演,老谋子,凯哥导演,还有冯晓刚,还有你。”
张扬摆摆手:“我才二十多岁,还轮不到我,像谢非,谢晋,黄健中很多导演都健在,我只是一个晚辈。”
在场的媒体怀疑自己的耳朵,张扬平时很狂妄的,理应说老谋子还有凯哥导演不如他,现在又把谢非,谢晋拉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公众选的。”
张扬笑着说:“公众多少人?”
“我不如老谋子,凯哥导演,谢非导演,谢晋导演,也不如冯晓刚导演,我只是一个晚辈,以后这种四大导演的话题,可别问我。”
这是张扬的处事哲学,道者反之动,没出名时吹牛逼,在获得一些名气后,捧高别人,贬低自己。
当然他心里不会贬低自己,场面话也这么说。
“冯晓刚导演说他和你熟悉,你们见过?”
张扬高情商回答:“我很喜欢看冯晓刚导演的电影,《甲方乙方》很棒!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
低情商:你就一拍类型片的,四处碰瓷,以后别再提我。
媒体见张扬圆滑的就像油条,问不出有价值的,不能挑起话题,悻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