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是消耗品,特别是战马,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多少战马。
虽然不是说死掉多少,可战马的要求极高,受伤的战马基本上都要退役,而战争造成战马脱力的,同样这些都不能再用。
所以许多战马是用不了几年的,基本上没几年就要退役,成为驽马使用,或者送到驿站成为驿马。
而且吐蕃提供的马匹,能当战马的数量本来就不多,挑挑拣拣之下,大宋缺少骑兵就成了痼疾了。
可五代十国时中原不缺战马,那是因为产马最多的草原,不曾限制战马流入中原。
辽国是在宋朝建立后,才开始限制战马买卖的,因为分裂的汉人不可怕,可一旦统一后,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压倒性的胜利。
这惨痛的教训,从汉朝开始一直到唐朝,契丹人可是记的牢牢的。
契丹人崇拜大唐,可又忌惮汉人再像大唐那样统一,因此限制战马可以说是疯狂的。
辽国往大宋私自卖马的人,被发现的全部斩首,所有的交通路段都有把守,连小路都不定时的巡查。
能够卖往大宋的马匹,必须是经过官府同意,检查后不能繁育后代的,才允许交易。
不是没有人铤而走险,毕竟走私是最赚钱的,可经过一次次的杀戮后,敢于走私的人真的寥寥无几。
因为无法在数量上不被发现的过境,利润就无法达到让人漠视死亡的代价,渐渐的还真没人走私了。
“殿下,臣对于科举也有些想法,不知殿下可愿意听听。”
王安石今天震动太大了,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改革项目被否定的失落,反而兴致更高了。
其实想想也对,此时的王安石还不是大权在握,实施新法被大多数反对,引起的逆反心态。
而是在抛砖引玉后,一项项措施被自己认为很有作为的太子辩驳,又被承认正确的,更多是被否决,但太子都说出理由让他无法反驳的。
现在的他心态原本就很正常,只有为国为民的图强心思,遇上赵昉这样本身就是支持变法的储君,自然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摆出来论证。
听到他的话,赵昉明白这是熙宁变法最可取的部分来了,含笑点头道:“王卿畅所欲言,孤也想听听科举的不足,自从去年欧阳卿改变了科举内容后,孤觉的的确该改变了。”
王安石欣然大悦道:“臣说两点,第一是永叔前辈那进士科改革是可取的,应该继续下去,进士科只考经义和策论就够了,废除诗词、骈文之类的,无助于国家治理的文章。”
赵昉连连点头赞道:“不错,朝廷取士要的是能治理一方的官员,不是歌咏骚人墨客,经义是儒学的根本不能取消,策论才是重中之重。”
王安石颔首点头,继续说道:“臣建议增加明法科考试,取消明经科,官员应该以实务为主,明经只为传承文化之用,于官场则无用。”